大学生和研究生就业吃亏在软能力差


  

          硬能力,是可定量的专业能力,是你从事某职业所必需的工作技能。如果你是医生,

  你的医学院毕业证书和医生执照,都是硬能力的指标;你治好了或救活了多少病人,

  这种业绩可定量来显示你的硬能力。如果你是学生,你的学习能力就是硬能力,它

  可用你的每科目成绩和学历来定量。

           相反,专业以外的能力都可称为软能力,通常没有证书执照作为考核的指标,大多

  很难定量。比如,团队精神,大众言说能力和社交能力,等等。有的软能力可定量,

  比如体育运动能力对非运动员是非常好的软能力,它本身又衍生出很多让

  我们生活快乐和职场成功的软能力--吃苦耐劳, 无畏,敢于冒险,不怕竞争……。

  软能力是社会心理学术语。它们跟人的情商很有关系。它们是人格特质、社交礼仪、

  语言沟通能力、个人习惯、品德和乐观态度的体现。它们把个人与同等硬能力

  的他人区别开来。而硬能力是职场上对专业技术的要求,更多的是智商的体现。

   

          很多人从名校毕业,硬能力即专业能力很强,这和他们从小受的
 

  严格教育和重视专业学习有关。但是,他们的软能力即专业以外的

  能力不强(比如:当众言说能力),因而很难获得满意的职位。即使获得了满意的职位,

  后来在职场上的发展往往不是那么回事,在工作中不尽人意,得不到升迁机会。

         显然,软能力不强的许多人没有在职场上获胜,留下伤痕。

  这些人在学校的辉煌成了历史。等到他们醒悟,往往太晚了。很多人就这样没落了。

                                                             

     
         华人移民美国成功的事实证明,凭着我们的聪明和勤奋,要掌握好电脑、财务和运

  营等技术性的东西并不难,完全可以超过美国人。然而,华人吃亏,往往是软能力

  差。如果说移民可能是语言障碍的问题,可是,很多ABC的软能力仍明显比其他美国

  人差。显然,华人家长没有重视孩子软能力的培养。

         北京和上海好多年轻人,一天国门都没出过,英语说得非常地道。然

  而,任何在企业做过事或创过业的人都有体会,真正能使企业常胜,绝不仅仅是技术

  和语言的问题,更多是取决于经营者和员工专业之外的软能力,比如管理综合技能。

          北京麦可思HR信息管理咨询公司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做了工作能力分析研究。在调

  查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时,请他/她们评估各项能力在自己工作中的重要性、工作要求

  的水平和自己离校时掌握的水平。其中最高的五项基本能力包括积极学习、有效的

  口头沟通、理解他人、学习方法和积极聆听。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普遍达不到工

  作要求的能力水平。软能力不强,已成为大学生今日就业的软肋。

    

         与其被动,不如主动。我们的未来,取决于现在。如果我们大学生和研究生不考虑

  从专业以外来提高自己的软能力,我们就业将是一个尴尬局面。如果我们找不到自

  己喜欢的工作,得不到提升,仅仅是因为软能力差,那多么令人痛惜!职场全球化,

  不是说我们要到外资企业或到国外去工作,而是说如今各国在人才聘任上越来越相

  同。强调专业以外的软能力,这是职场大趋势。

            中国《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出台后,企业的辞退成本,需要承担的合同、

  法律风险都更大了。企业在招聘雇员时会更加小心,更加挑剔。一份工作的竞争,

  或一个高级主管的位置,被挑上面试的候选人之间的专业水平即硬能力,其实已不

  相上下。就拿和外资毫无关系、非赢利的政府机构和学校来说,也是如此。中国妇联

  有一次招人,一个空缺有800多人申请;北京崇文门区党校需要一个哲学教师,有200多

  人竞争。这两个位置的申请者,不少人有博士学位,包括北大、清华这样一流大学

  的博士。显然,赢者往往是他们专业之外的软能力,例如社交、团体合作、口头表达

  和令人喜爱的个性特征。这样一来,软能力在职场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大学生和研究生普遍缺乏软能力!愿我们听到这一声音,看到这一巨大缺口。

  培养软硬兼备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已刻不容缓。必须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软能力----如

  果我们不清楚这一点,我们恐怕就只能老是跟随着世界潮流慢半拍地追跑,而没有

  超前意识,不能在职场成功。

           我的职场在哪里?我的孩子未来的成功取决于什么?这是我们每个大学生、每位求

  职者和关心孩子未来的家长,不得不问的问题。

            中国的现状,是整个社会往往不重视软能力的培养。家长和学校往往只盯孩子的学

  习而忽略品德操行(这是很重要的软能力)和其他软能力。我们经常遇到过这样一类

  年轻人,他们在校学习不错,但是软能力很差。父母对他们也只有关于学习方面的要

  求,觉得其他都是小事。这样的人怎么能够适应今天职场的变化。

    

          纵观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职场中,很多人上的不是名校,以出色的软能力让他们抓住

  时代的机遇,成为今天中国发展的核心力量,并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得到社会认

  可。

          不是说硬能力包括学习成绩不重要,不是说不需要成功的其他因素(比如:人际资源和运气),

       而是想强调我们需要惊醒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固然硬能力很重要,然而其重要性只有在软能力

  的强势下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才能竞争中胜出。否则,我们在职场上永远是被动的。

      只有软硬兼备,我们才能在就业上获得更多的机会,在职场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