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如何解决长期的负债?
最近就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政府从哪些方面支持公立医院改革?财政部社保司医疗保障处处长宋其超:根据这次医改方案,政府对于公立医院试点的支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费用
公立医院的大型设备购置费用
公立医院的重点学科发展费用
公立医院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
对于公立医院的政策性亏损给予补偿
除此之外,政府还将支持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的改革,将要公布的《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意见》将会进一步明晰,比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包括他们的工资可能由政府来承担。其目的就是为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的实现形式,公立医院逐步取消药品加成。
如何进行公立医院的改革一直困扰着我们,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一定遵循科学的原理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尤其是第一手材料的掌握,毛泽东同志也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我今天要谈的的是公立医院的负债经营的一些实际情况。这决定政府今后如何处理历史遗留的问题。
全国公立医院负债知多少?估计有好几百亿!一份来自民间对各类各级医院在2000年和2005年在总资产、固定资产和负债等方面的的经济情况调查报告表明,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三级医院和城市区属二级医院的资产总值均有大幅度增长,五年间增长超过100%,但是在县和县级市属的医院资产总值增长幅度仅为37.25%,远远低于前者。在非珠江三角洲的二、三级医院资产总值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二级医院增长幅度达78.15%,三级医院增长达125.45%。
这表明近五年来医院资产呈高速增长趋势,进入了规模快速扩张期。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所有的医院资产构成中,无形资产这一项绝大部分医院都缺如(只有33家对医院的无形资产进行了初步的估值,但很不完善),无形资产对于医院这样的服务性机构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资产。从负债情况看,珠三角地区的县和县级市所属医院总负债增长率约80%,幅度小于市区所属医院,其净资产增长幅度也低于市区所属医院。在非珠江三角洲地区医院的负债规模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小得多。各级医院的总负债增长幅度呈现三级医院大于二级医院,二级医院大于一级医院的现象。
调查医院2000年与2005年资产负债比(%)
地区
行政隶属
医院级别
2000
2005
珠三角地区
设区的市、区 二级
15.43
24.38
三级
16.02
20.50
县和县级市
二级 24.41
30.26
非珠三角地区
设区的市、区
二级 21.93
23.51
三级
12.25
14.20
县和县级市
二级
25.38 33.02
全省
二级
19.37
26.91
三级
15.33
19.23
合计
17.36
23.14
伴随着医院资产总值大幅增长,2000-2005期间,所调查医院的总负债也迅速增长,所有医院负债占医院总资产的比例在2000为17.36%,2005年上升为23.14%,尽管从总体上处于比较安全的区域,但增幅较大。其中二级医院所形成的负债占医院总资产的比例由2000为19.37%上升到2005年的26.91%,三级医则由15.33%上升到19.23%。
资产负债率是单位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可用来说明单位资产总额中有多少是通过举债而得到的。资产负债率是衡量负债水平及其风险程度的重要判断标准。该指标越低,表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资产负债率也并非是越低越好。适度的资产负债率既能表明投资人、债权人的投资风险较小,又表明经营安全、稳健、有效,具有较强的筹资能力。一般来讲,资产负债率的安全标准国际上一般认为在0.3~0.5之间。第一产业为20%、第二产业为50%、第三产业为70%,较为合理。本研究以最宽松的资产负债率是否超过70%为标准,发现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9家医院均为非珠江三角洲地区二级医院,其中又有三家资产负债率超过100%,可谓资不抵债。经卡方检验,发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公立医院比非珠江三角洲地区要好,三级医院也比二级医院好。
从这份民间调查情况来看,资产负债尚在安全范围但增速过快,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近五年来医院资产呈高速增长趋势,进入了规模扩张期。三级医院年均21%的增速是罕见的,资产在短短的五年内增长了125%。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是在财政拨款并不充足的情况下取得的,而且这种固定资产总值的增加幅度远远超过各年度财政拨款的总额。尽管这说明5年来广东省公立医院的经营情况较好,各级各类医院在满足当地居民医疗需求的情况下,利用经营所得用于医院自身的发展,实现国有资产的快速增值。但同时由于目前医院固定资产以原始价格入帐,且不提或者不规范计提折旧,可能存在虚增固定资产数的情况,也会造成医院财务泡沫化。值得注意的是,高速发展已开始出现了令人担心的隐患,高增长致使资产负债总额年均增速高出资产总额增速近10个百分点,这种一味追求规模扩张的模式是危险和不可持续的,如果不及时控制这种势头迟早会增加财政的压力,随之而来的是医院的债务危机,最终影响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随着新医改政策的不断出台,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扶持来历度尚未明朗,广东政府如何看待这种“无政府状态”,虽然新方案也提提高医疗价格,对医疗收费政策调整,如果又要使公立医院正常运转,有要使群众得到“廉价”医疗,在医保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部分举债发展的医院的收入水平,这些医院正面临越来越大的经营风险。从公立医院的性质来看,过度举债经营不可取,若为了攀比而举债发展,则值得深思了。
我估计,如果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负债负责的话,“分期清理公立医院的历史负债”这无疑是一项为公立医院减负的利好消息。但是如何实施,尚没有具体的方案。我估计应该首先“鉴定”是否合理的欠费和负债,尤其是负债。如果是按照政府的建设标准的政府可能可以核实拨款;如果是盲目扩张的,或者违规扩张的又如何处置呢?我估计政府是要考虑的。为什么要考虑呢?我个人认为,不建已经建了,既然已经成为事实,是否给与重新“宽大处理”,通过政府的干预,使医院员工的负担不至于太沉重,使医院更好地体现公益性。退一步来说,如果是实行收支两条线的,或者在将来的医改中,政府也要经常有经常性的拨款,也要为医院解决建设和大型设备的问题,所以政府也不得不考虑这历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