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帆:地方政府沦落为房地产的“胭脂”


周帆:地方政府沦落为房地产的“胭脂”

房地产从2007年年底滑落以来,成为大众关注、讨论、争议最多的焦点,几乎所有的媒体都针对房地产及地产人物,做了无数次的“焦点访谈”,并且屡谈屡鲜,像爱情一样,成了一个永不陈旧过时的话题,哪家媒体如果挖到一篇地产鲜活新闻或者找到一条新鲜观点,很快就会受到读者追捧。

在经济学界,也因为房地产“倒霉”而备受瞩目,一些原本不出名的经济学家,就因为对房地产表达了一些观点而一举成名。房地产虽然成了消费者的“失宠王妃”,但却成就了一批媒体和专家。

笔者闲来无事,对过去近两年来的房地产做了许多的回顾,发现有一点值得落一笔。

有一种类似于黑色幽默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

与上面提到的媒体、专家因房地产“失势”而成宠相反的是,地方政府则像一个失重的自由落体一样,被房地产带着跌进了信任的“黑洞”,备受房地产的“牵连”之苦。

房地产这个当年曾经风光一时、飞黄腾达的“弟兄”不行了,地方政府这位“大哥”自然也就没有好日子过。房子卖不动,开发商就不拿地,政府的腰包就开始瘪了,腰包一瘪,就坐不住了,地方政府深知一个道理,救房地产就是救自己,因为是拴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虽然不至于唇寒齿亡,也算得上是割肉带血。

于是地方政府为了挽救房地产,想出了一个又一个办法,出台一项政策,效果不彰,再来一个政策,还不行,就接连出招,打出连环拳。降首付款、减免交易税、降免报建费、购房补贴、公积金贷款优惠、首套房贷款利率优惠、暂缓交纳土地出让金、减慢限价房推出速度、重启购房入户等等,可谓五花八门,用心良苦,每一招都让房地产看得心花怒放。

地方政府的救市举措,受到老百姓的普遍反对,地方政府却不顾民众声音,继续千方百计出台措施刺激房地产业的发展,为了安抚民心,美其名曰“提振地方经济,促进本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以抵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见地方政府纷纷出手挽救落难兄弟,房地产自然暗喜,无异于给因无精打采而脸色灰暗、两唇失血无光的房地产的脸上、唇上涂抹了一层鲜亮的“胭脂”,令房地产滋润无比。

讨好了房地产这位“难弟”,却遭到中央政府的约束,中央政府出台政策,“地方政府不许再越权出台税收、财政等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开发商与地方政府一道祈求中央政府把房地产列入十大规划振兴产业,中央政府不予理睬,还是中央政府顾全大局。

想当年,房地产这个新型产业,能得于风光无限,同样也是地方政府扶持的功劳,贷款向房地产倾斜、开发商象征性地交了点钱就开始叫卖红线图、谁来本市投资开发房地产,都是市长书记接待,规格之高足够让房地产长足面子,为所欲为,当时尽管房地产“青春年少”、“脸色红润”、“唇红齿白”,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不也是给“脸嫩唇红”的房地产再搽上了“胭脂”,令其锦上添花、美不胜收吗。

地方政府为什么甘愿成为房地产的“胭脂”?

相信读完此文,不言自明,大家已经明白,在下就不再饶舌了,还是就此打住,话说多了,就不太好听,就开罪人,罢,罢,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