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解读德鲁克的《下一个社会的管理》》
管理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自称“社会生态学家”,(我感觉他更象一个“未来社会学”家),他用了几十年研究“下一个社会”,在其等身的著作中,有着大量与“下一个社会”(经济/商业)有关的作品。关键词有:网络社会;知识社会;知识工作者;动荡和变化;经济人还是社会人;虚拟组织;企业组织与社会组织;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向......
《经济人的终结》-1939;对极权社会的动态分析,支持有效运转社会、宗教、经济及政治组织的发展,避免出现滋生极权国家的温床。
《工业人的未来》-1942;任何社会要想做到具有合法性,并正常运转,必须赋予个人社会地位和功能。
《新社会》-1950;工人、管理者以及公司的利益,是可以与社会和谐共存的。德鲁克提出了“工厂社区”的理念。
《美国的未来20》-1957;极富远见地“看到”了美国的未来:劳动力短缺、自动化、大量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大学教育、美国政治,以及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问题。德鲁克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已经发生的事件将决定未来。”
《未来的里程碑》-1957;需要将有知识有技术的人组织起来,为共同面临的挑战而努力。人们将会面临的几大挑战是:知识社会、经济发展、政府的效率降低、及东方文明的衰落。本书还特别关注到人类生存的精神实在。
《不连续时代》-1969;德鲁克提出了四个重要的不连续性的领域:1、技术大爆炸所形成的新产业;2、从国际经济到世界经济的变革;3、新的社会政治现实中,多元机构带来的巨大的政治、哲学、和精神的多重挑战;4、新的知识工作的普及,建立在大从教育及其内容的基础之上。
《技术、管理与社会》-1970;现代技术的本质,以及它与科学、工程、宗教的关系。
《人、观念与政治》-1971;揭示了美国式的多元主义原则。
《养老基金的革命》-1976;美国社会的老龄化,对经济、社会保障、政治,以及中产阶级利益与价值观的影响不断增大。
《动荡时代的管理》-1980;世界正在步入一个新趋势、新市场、全球经济、新技术、新组织所构成的新的经济时代。“注重行动,而不是理解;注重决策,而不是分析”。
《迈向经济新纪元》-1981;人口结构与动态,将经历真切的变革,组织职能将经历变革,科学与社会将经历变革,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将经历变革。
《变动中的管理界》-1982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1985
《新现实》-1989;我们进入的下一个世纪,政治与政府、社会、经济与经济学、社会组织与新知识社会,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德鲁克指出,政府存在局限性和领导者个人魅力(权威)存在的风险性。未来的组织将成为信息化、网络化的组织。关注为了未来的考量,今天应当做什么。
《非营利组织管理》-1990;对非营利组织的任务、领导者、资源、营销、目标、人员、决策等诸多话题,进行了深入的阐释。
《管理未来》-1992; 德鲁克的世界就像一个不断延伸的宇宙,1、影响外界生活与生活环境的经济力量;2、变革中的劳动力与劳动场所;3、最前沿的管理学概念与实践;4、组织的新形态。
《生态愿景》-1993;关注社会经验的表达,也是社会价值观的表达。德鲁克认为,只有“社会结构”是不够的。这个论文集重点关注的是,个人与网络化社区的关系;包括了经济、技术、艺术等多个角度。
《后资本主义社会》-1993;德鲁克认为,我们正处在从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社会,向知识社会与组织化社会转变的时代。在后资本主义社会里,最宝贵的资源就是知识,主导这个社会的人群将是“知识型员工”。
《巨变时代的管理》-1995
《德鲁克论亚洲》-1995
《德鲁克论专业管理》-1998
《21世纪的管理挑战》-1999;管理的新范式,如何改变并继续改变着管理的实践与基本假设。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2002;德鲁克指出“未来社会”的三个主要趋势:年轻人口在社会中的比例下降;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例下降;劳动力向知识工作者转型。德鲁克断言,信息革命下的电子商务与电子化的知识,如同工业革命中的铁路一样,可以说一个新的、网络化的信息(知识)社会正在形成。同时,由于非营利组织也能够创造社会价值和社会财富,德鲁克也因此认为,企业与NGO的边界可能越来越模糊。
未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