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和青年俱乐部成员从香山回来,打开自己的搜狐博客一看,访问量已经200821次了。
20万也算一个小关吧。在网络时代,我们的资源才真正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2006年刚到经济学院工作时,我曾经雄心勃勃,要给研究生讲授一门基础性、前沿性、数理性和国际性的课程,就是“契约理论”(contract theory)。我当时阅读了所有主要的参考书(当然是英文的),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撰写了详细的英文讲义,其中每一个数学符号都是我敲入电脑的。后来我终于明白,形势比人强。在人大这样的学校,其实并没有几个人对经济理论感兴趣。如果不是必修课,我相信我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开——因为不会有超过15个人选修我的课程。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选择那些光讲故事不用思考,并且考试还能得高分的课。甚至,如果可以在入学时就拿到毕业证的话,那么他们是绝对不愿意在课堂上花费一分钟时间的。别的学校恐怕也差不多。多亏了互联网,把全世界所有对某个问题感兴趣的人集中起来,并且不必占用物理空间,让所有产出都尽可能地实现规模经济。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我的讲义一直可以自由下载,我相信大部分下载者都是外地学校的。互联网的存在,真正开始弥补了知识的地区差距。这不就是“长尾理论”么?
正是考虑到经济学教育也存在“长尾”效应,我才提议和几个青年同事成立一个网校。用一个参与征集网校校名的网友的话来说,这是真正的“让资源不再稀缺”。
20万,显然有积极的意义。我希望它更多。
————————————————————————————————————————————————
今天下午和青年俱乐部成员从香山回来,打开自己的搜狐博客一看,访问量已经200821次了。
20万也算一个小关吧。在网络时代,我们的资源才真正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2006年刚到经济学院工作时,我曾经雄心勃勃,要给研究生讲授一门基础性、前沿性、数理性和国际性的课程,就是“契约理论”(contract theory)。我当时阅读了所有主要的参考书(当然是英文的),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撰写了详细的英文讲义,其中每一个数学符号都是我敲入电脑的。后来我终于明白,形势比人强。在人大这样的学校,其实并没有几个人对经济理论感兴趣。如果不是必修课,我相信我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开——因为不会有超过15个人选修我的课程。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选择那些光讲故事不用思考,并且考试还能得高分的课。甚至,如果可以在入学时就拿到毕业证的话,那么他们是绝对不愿意在课堂上花费一分钟时间的。别的学校恐怕也差不多。多亏了互联网,把全世界所有对某个问题感兴趣的人集中起来,并且不必占用物理空间,让所有产出都尽可能地实现规模经济。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我的讲义一直可以自由下载,我相信大部分下载者都是外地学校的。互联网的存在,真正开始弥补了知识的地区差距。这不就是“长尾理论”么?
正是考虑到经济学教育也存在“长尾”效应,我才提议和几个青年同事成立一个网校。用一个参与征集网校校名的网友的话来说,这是真正的“让资源不再稀缺”。
20万,显然有积极的意义。我希望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