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已经喊了多年,终于将呈现于人们眼前了。对这样一个适合小盘企业的平台,自然引起了许多民营企业的关注。最近以来,我接触到一些民营企业当家人,话题几乎都会自然扯到创业板上来。有的认为,创业板将给成长型的企业以成长的希望,“也可以上市融资了”,也有人认为无所谓,“反正我也不缺钱”,但更多的企业,尤其是眼下并不准备上市或不可能上市的企业,会疑惑地想,这和自己到底有多大关联呢。
我想至少创业板会给民营企业带来以下的思考,不论你上市不上市。
一是企业战略视野扩大的压力。一个企业的战略视野是否广阔,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未来。这个广阔适用于多元化的企业(姑且不论多元化是否正确),它要求多元化能够从更广阔的新领域、新区域的视角去思考。也适用于专业化的企业,它要求专业化的企业对产业的理解更为纵深。在一个行业或一个区域的竞争者有可能上市融资谋求发展的时候,你上市不上市都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看待自己的企业、所在行业。
二是公司化改造的压力,或者说规范的法人治理的压力。企业上市之后,规范的法人治理所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随着创业板的推出,规范的法人治理建设思想将在更大范围内被推广,被社会、投资者、经理人、员工所接受。在这样的趋势下,如果一个民营企业还抱着传统“生意人”而不是“公司人”的思想思考问题,很有可能慢慢落后于时代。对于民营企业,重要的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化改造,也就是进行建制,这一点恰好国企的改制相对应。
三是人力资本管理的压力。企业如何看待人是一个理念的问题。现在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接受,但是从理念到行动之间的距离仍然很大,尤其是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股权激励方面,更是知行不合一。相当多的民营企业,非常认同人力资本的价值,但是真正面对利益分配的时候,却不愿动真格的。当然,并非股权激励一定好,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传统,可是创业板推出之后,必将带动人力资本市场新的竞争秩序。对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来说,对高级经理人的组合式激励将是必然的,对人力资本的争夺也将是残酷的。当然,这里主要指那些对公司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高级经理人,那么对普通人力资源或劳动力呢?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至少需重思自己的激励体系了。
四是经营规范化的压力。如何规范自已的运营流程,如采购的成本化管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管理,研发队伍的建设及新产品开发管理,营销能力的提升等等,都是日后会需用要不断思考的问题。因为不一定会从什么地方冒出来一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竞争对手来。
当然,创业板所带来的这些压力实质上是良性的压力,必然能够促进民营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创业板市场让证券市场层次化了,创业或成长的企业也多了份发展路径的选择,能够激励企业更好的成长。然而,民营企业,尤其是成长中的企业,不论是否上市都需要理智的认识到,提高管理水平是无悔的选择。
创业板会给民营企业带来什么?
评论
4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