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公布,今年第一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6.1%,增速大大低于2008年第一季度修正后的10.6%,也低于2008年全年修正前的9.0%和2008年第四季度的6.8%,显示经济持续低迷。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下降幅度37%,加上就业情况继续低迷,让我们对经济复苏的状况持保留态度,虽然投资部分的上升抵消了出口放缓,但投资并没有带来有效的就业,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也是我们担心经济复苏路程漫长而曲折的原因。从宏观政策来看,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继4月7日进行1600亿元正回购交易后,央行14日在公开市场再次大举回笼资金。当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了两期正回购操作,累计回笼1400亿元。2009年1-3月份各月的新增信贷额度分别达到1.62万亿、1.07万亿和1.89万亿,一季度累计达到4.58万亿,逼近2008年全年4.93万亿的水平,与央行制定的5万亿以上的年度目标相差不远。信贷的爆发性增长,使得流动性持续保持充裕格局。随着信贷的激增很可能带来央行货币政策的微调,虽然大幅转向的可能性较小,但第二季度资金供应难以维持第一季度这样充裕的格局,在市场心态仍然热络,情绪高涨的情况下,投资者未必认真注意到这个不经意的转变。
中国经济结构不佳的问题没有得到任何改观,反而问题延迟和累积了,使得第一季度的复苏缺乏坚实的基础,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主要体现在协助上游消化库存,对外部需求依赖较大的下游产业没有得到明显的帮助,上游企业将成本转嫁给下游,虽然上游有所复苏,但中小企业仍然是困难重重,下游企业还要承受高成本和低需求的双重压力,对就业和居民收入问题没有明显改善,消费指数虽然上涨,长期看内需提振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毕竟第一季度的消费拉动有去年压缩部分反弹。全球经济形势和企业盈利前景仍然不明朗,如果经济数据和企业业绩方面继续出现利空,仍会提高资金风险趋避的特性,导致外资流出的速度增加,这也是国内面临的一个较大压力;国内市场可能出现的更大不利,就是房地产价格趋势性下跌加快,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从而导致熊市反弹结束,还有第二轮经济刺激方案落空,市场预期从乐观转向悲观等等,都可能成为行情结束的原因,所以在看不到利好消息提振市场时,有必要保持一份谨慎。
熊市第二期的反弹理论上可以有40%左右的升幅,投资者在反弹中很难做到只观望不入市,不过在熊市反弹中并不是所有的钱都那么好挣,早尽早出的人可能可以持盈保泰,但在熊市后期追涨杀跌者却会输得更多,每次熊市反弹把握时机比选择品种更加重要,一般来说在一个技术上出现了40%升幅的市场,获得20%的真实收益就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反弹完成的特征主要有主流品种退潮,开始构筑明显的中期头部,题材股和垃圾股以及补涨品种勉力维持大盘的涨升,指数创新高但上涨家数逐级减少,腾落指数开始和指数走势背离,成交量在创出新高后持续缩量,以及周线、日线同步处于高位,都是反弹结束的先兆,在最激进的市场,周线KDJ指标往往会显露出顶背离的模式,如果不是以顶背离模式见顶的话,则我们要关注年限和10天均线形成的金叉是否对市场产生有效支撑,当前的策略就是暂停选股和追高,相反股价越向上冲击则应该果断获利了结,只有落袋为安的收益才是真实的,毕竟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当人人悲观者入场,人人乐观时出货,大部分投资者损失大量资金和盈利的主要原因不是错失了某个股票,而是会忘掉了这条规矩,如果被眼前如火如荼的市场蒙蔽,忘掉了自己对市场长线的看法和投资原则,那么请记住即使历史上最大的熊市,美国1929年到1932年的经济衰退造成的熊市来看,最小反弹21%,最大反弹幅度48%,大大小小加起来一共6次,想象未来更好的机会,相信很快就能做到进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