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居“小户”,尊享“大家”


二○○八年,在中国当代房地产送走第一个波澜壮阔的十年和即将迎来一个充满未知的新十年之际,海尔地产提出了“小户大家”的人居理念。

由于人口众多和资源短缺,未来的中国社会必定会成为一个节俭型但不失幸福的社会,“奢侈”和“浪费”的思潮将逐渐淡出。在住房问题上,相对而言的“小户型”会成为必然趋势,惟有把平均户型适当减小才可能最有效地遏制人们无所顾忌的资源耗费和碳排行为。

营造“小户”并不难,建筑师们有足够的想象力和设计技能把户型做小,让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真正成为中国当代人居的主力户型。今后,即便是15平方米的单套和40平方米的复式也不再会是设计上的奇迹。诚然,“小户”之“小”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户型都必须要小到某个尺寸之内。这里的“小”字更多是意味着合理的家居空间,大规模的偏大户型对于客户资金、家居空间和公共资源都是浪费。

真正难的在于营造“大家”。“九〇七〇”政策之所以在推广时受阻,就是因为很少有开发商在“大家”二字上面下功夫。“大家”乃是一种超越小户型本体的多元人居空间和生活方式。我们不妨认为“大家”是由“五个空间”组成——家居空间、环境场所、会所设施、商业配套和数字网络。设计、建造和运营这五个空间所共同构成的“大家”,需要开发商和建筑师们的责任、智慧和勇气。

“大家”之“大”,足以包纳“幸福”。“大家”之“家”,能够美化“生活”。真正的“大家”意在“营造幸福生活”。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小户大家”意味着超越传统家居空间的美好生活。而对于社会和公众来说,“小户大家”则意味着超越社区环境的和谐世界。

作为房地产业的投资主体、建设主体和创新主体,开发商应当是创造“小户”和“大家”的责任主体。惟有“小户”和“大家”的互动共生才能营造真正符合社会、政府、市场和开发商等多个方面利益的新人居价值。

今天的中国城市正在相继进入“后工业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愈来愈多的人们开始对家居生活提出了新的需求,尤其是对心灵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归纳起来,当今能称之为“幸福生活”的内容在结构上可以由——方便、舒适、健康、节俭、快乐、尊贵和环保等七个方面组成。要实现这样的完美生活结构并不容易。住区的综合定位需要从以下“五个空间”着眼和着手,这五个空间之间有着重要的关联。

第一空间·家居住所。

我们把狭义上的家居空间认为是生活的“第一空间”。在“小户大家”的理念中,“第一空间”的主要意义在于亲情的私密环境。人们不必都去追求“一步到位”的大户型而带来的“体面”,从而沦为背负巨债的“房奴”。家居住所中原来必备的某些功能空间可以缩减尺寸或虚拟到家居之外。当另外几个空间足以更好地解决传统家居的综合功能时,家居住所的规模就可以大大缩减,从而让更多的人买得起适当规模的住房,这对于置业者来说极具现实意义。紧凑设计的厨房、整体式的卫浴、智能控制的客厅、细节考究的工艺等等都有助于将户型做小,较小的户型还有利于建筑期和使用期的节能减排。规划和设计工作可以集成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成果,并可提出一些相关技术的全新课题。

第二空间·环境景观。

在传统住区中,环境景观往往只是一个种有植物、能够适应“绿化率”规定的地方。其实在城市里,住区的环境景观更应当是一个有综合功能的户外场所或者“户外会所”,我们可以将若干功能赋予这个“第二空间”——环保节能、休闲养生、体育运动、园林绿化、观景审美、公共设施、知识教育、邻里社交、方向引导、广告媒体等等。一个拥有综合功能的环境景观是家居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效场所,不同的社区还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和文化条件而构建不同的环境景观主题。

第三空间·社区会所。

在传统观念中,社区会所常常如同“鸡肋”,不为之房子不好卖,为之则常会亏本运营。在一个有规模的新型社区中,会所其实相当重要,无论其名称是否叫“会所”。会所在本质上应该是家居的扩大,是家外之家,其功能可能弥补家居生活需求之不足。会所生活空间的主要内容可以设置有——小型超市、主题书吧、专业健身房、多功能室内球场、儿童游戏室、社区小厨、家宴式餐厅组合、烹饪教室、网络商店、社区诊所、高级音像厅、棋牌室、多功能厅、维修站点、适量的客房、业主委员会办公室和物业管理办公室等等。会所的部分地下空间还可辟为出租用的保姆房和储藏室等。重要的是,有关联性和主题化的配置有利于会所的招商、经营和管理。

第四空间·商业设施。

在大中型规模的社区规划中,除了规模一般为数千平米的会所之外通常还有一个可视之为会所功能再延展的“泛会所”,即商业设施。无论是高楼的底商或是独立的商业,它们都能够直接为生活方式的营造和提升带来益处。这个在空间规模上可能远大于会所的商业系统可以为社区、邻里乃至区域带来更多的商业生活的便利,并因为能够为地方政府创造税源和税基而受到欢迎。商业设施的模式有许多种——百货、超市、群铺、卖场、专业市场、购物中心和城市综合体等等,关键在于其创造性的、因地制宜的定位与招商、经营和管理的有机结合。

第五空间·网络系统。

网络空间可将人们的生活带入真正“无域”的境界。通过网络技术的集成应用,人们可以尽享——网络查询、网络咨询、网络指南、网络家政、网络预订、网络购物、网络租赁、网络交易、网络中介、网络店铺、网络广告、网络炒股、网络理财、网络银行、网络营销、网络展示、网络教学、网络视听、网络交流、网络社交、网络聊天、网络体验、网络工具、网络求助、网络求医、网络求职、网络信息、网络智库、网络文档、网络娱乐、网络派对、网络联谊、网络淘宝、网络竞技、网络物管、网络付费、网络搜索、网络呼叫、网络通知、网络报警、网络监控、网络探视、网络遥控、网络办公、网络差旅、网络会议、网络论坛、网络通讯、网络邮件、网络对讲、网络广播、网络阅读、网络鉴赏和网络创作等等网络生活。社区内的网络服务店(中心)是网络服务的重要中介。

综上,我们可以大致看到“小户大家”中有关“大家”的一些基本思考。人们的家居空间真的有可能变成“(家居)80㎡+(环境)60,000㎡+(会所)8,000㎡+(商业)30,000㎡+(网络)N”的“大家”格局。倘有如此“大家”的存在,总价有限的“小户”就必然成为更多百姓的购房选择,这有利满足于多个阶层的住房需求,并将在整体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事实上,普通家庭的居所空间不仅受到几何尺度上的局限,在科技、艺术和哲学这三个重要的生活层面上也是难以尽享公共成果的,而我们设计的“大家”可以让人们尽享无域的生活,绿色自然与多彩人生构成了未来生活的双生态。

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小户大家”可以大大降低置业费用,不失家居的体面,享受无域生活,有利于投资和出租等,提升资产、生活及生命的价值。对于企业来说,很容易形成产品特色与竞争优势,有利于销售和资金周转。对于行业来说,可以完善产品结构,便于相关政策推行,有利于市场发展。对于国家来说,可以节省资源,易于推广住宅产业化,有助于创立节俭性及和谐型社会。“小户大家”有可能实现百姓生活的根本性突破。

香港和日本的人居生活创造了最早的“小户大家”的形态,其优势是极为精巧紧凑设计的“小户”和无处不在的商业配套形成的“大家”环境,其缺点是商业味过浓以及对当代的“心灵产业”和文化艺术的思考不足。

爱因斯坦曾经说,人的一生中有大约十七年是在睡眠和工作之外的,而一个人是否成功与如何度过这“十七年”直接有关。如今人们的平均寿命早已提升,“十七年”可能已超过了二十年。于是如何度过这“二十年”就相当重要,这“五个空间”的大生活可能正好对应了这“二十年”。

或许,我们今后都可以换一种新的“活法”,那就是——“小户、大家”,或者“小户、优品、大生活”,或者“小奢于居,大乐于心”。这才是一种更加符合时代精神的、能让更多人可以分享的优质生活。家居生活因为节俭而更显丰富。

“小户大家”由海尔地产首创并非偶然,海尔的理念、技术、产品和资源等等为“小户大家”的提出奠定了综合基础。海尔的白电、黑电、智能产品、光热产品、橱柜、整体卫浴和家装技术等可以在“小户大家”中大有用武之地,技术成果的集成推广还有可能为海尔形成开发商群体的“大客户”。海尔本来就是中国第一批“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之一。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