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李宁互动社区”
链接:http://www.li-ning.com/bbs/read.php?tid=82951
----------
为了挖掘更多有关驭帅系列的内幕,我们也独家采访了身为“驭帅之父”的李宁篮球高级设计师马迅,也更深入的了解到了这个系列背后的精彩故事。马迅作为李宁目前资格最老的篮球设计师之一,主导并见证了李宁专业篮球产品线的建立,并一手缔造了代表李宁乃至国内最高品质的专业篮球鞋系列——“驭帅”。艺术世家的熏陶和大学系统的油画专业学习让马迅具备了深厚的艺术底蕴和扎实的美术功底,但采访中他说得最多的词却是“专业”与“性能”,而这也成了马迅所设计鞋款的首要诉求。相比很多设计师,马迅更为低调,他只想潜下心来多设计真正意义上的好鞋。虽然淡泊名利的性格,让他颇有几分“处士”的味道,但其实对于设计马迅的热情与抱负却远非他人可及,谈到兴起之处他不仅滔滔不绝,更会亲自画图为我们示范讲解,和他面对面聊天你就能充分感受到马迅身上那种北京人特有的健谈与直爽,相信正是这份“内馁的激情”成就了驭帅系列古典与现代交融,东方与西方碰撞的独特气质。
(K:鞋帮,M:马迅)
K:我们知道你是李宁最早的一批篮球设计师,你也曾参与了作为李宁专业篮球鞋开端的FREE JUMPER系列的设计,那么对于FREE
JUMPER这个系列你怎么看?
M:其实FREEJUMPER的诞生时间其实是很有意义的。2004年李宁公司决定成立设计开发专业篮球鞋的项目组,而FREEJUMPER就是篮球专项的第一个作品。因为当时的时间比较紧,我们对于FREEJUMPER的准备也不是特别充分,但是这双鞋在专业队中的反映非常不错。
K:FREEJUMPER开始到驭帅,中间也会有一些其他的产品,那么你觉得在这个过程中,驭帅是定位在FREEJUMPER这样的专业篮球鞋的位置还是一个更高端的?意味着是一个新起点?
M:其实从FREEJUMPER到设计驭帅这段时间我辞过一段职,大概有四五个月的时间。因为在之前我负责大货篮球篮球鞋的设计工作,随着每一季的设计我有了一些问题,包括功能和设计语言上的问题,积攒多了后自己就想停下来,因为我不想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工作,毕竟要对公司的产品负责。在这段时间里,我让自己放松下来,也理清了思路,并且明确了两个问题,一是设计语言上的,一个是功能技术上的,我希望去设计一双真正的高性能篮球鞋,所以我有了SAS同步协调协同的设计思维方法,我希望通过这个思维方法来解决各个功能点之间的问题,而不是像其他技术那样只是强调对应某一功能点的解决办法。
K:那是不是可以驭帅是你之前辞职后经过反思和调整之后的一个作品?驭帅算不算你当时最为满意的一款鞋?
M:对,可以这么说,对于我之前设计的所有篮球鞋来说驭帅是我最满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之前说到过我们来了几位很优秀的开发人员,他们的经验可以更好的实现我们的设计。
K:当初你设计第一双驭帅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它会成为日后中国篮球鞋的一个里程碑系列?或者说当初你对这个系列的目标和期待是什么?
M:其实当初并没有想到这些,我只是希望做一双功能更强大的篮球鞋,驭帅当时只是FIVE中的其中一款后卫鞋,并没有单独拿出来做的打算。因为当时我们面临的主要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先要一步一步把李宁专项篮球鞋的性能提升起来。坦率说,当时对于驭帅来说只是拿它当作一双专业的篮球鞋来设计的,没有想过日后会有什么特别的成就。
K:驭帅1的备受瞩目是由于达蒙•琼斯的代言,那么当初是琼斯选择了驭帅还是驭帅选择了琼斯?
M:当时设计驭帅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它是为某一个球星而特别打造的,我只是想设计一双专业的后卫篮球鞋。所以它的诞生跟琼斯没有关系。当时李宁公司成立了篮球专项组,想为专项鞋找一个代言人,检验一下专项鞋的品质所以就想冲击一下NBA。因为当时李宁专项篮球鞋一共有三款,分别是给后卫、小前锋和中锋的,而提供给达蒙•琼斯的就是后卫和小前锋的驭帅和飞甲。
K:一双球鞋从设计到出样再到量产拥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期间肯定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某些理想中的物料选择要面对实际的成本压力,你一般怎么解决这类问题?更多是选择争取还是妥协呢?
M:首先一定要去争取。这四代驭帅做下来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们的鞋子成本控制的比较好,一般都不会超出范围。对于专项这几款鞋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
K:这是不是也跟之前说到的公司为了拓展篮球专项可以不考虑成本,相对有一个更宽松的设计环境有关?
M:对,相对来说还是很宽松的。利于我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设计当中,没有太多顾虑。
K:驭帅3推出的时候李宁是不是正处在一个代言人的真空期,所以这双鞋也没有明确的代言人?
M:其实这双鞋才是为达蒙•琼斯专门设计的一代,只不过由于合约问题后来并没有由他代言。不过这代在试穿阶段有不少人试穿过,之前网上有人贴出图有中国球员穿着,比如当时八一队的张劲松和陈可都曾穿着驭帅3上场比赛,但那也只是试穿阶段。
K:那驭帅3你当时设计时是以什么为灵感的呢?
M:从始至终贯穿驭帅这个系列的主线就是中国的石雕,其实你看昭陵六骏就是石刻。我觉得中国的石刻大多用于比较威严的场合,比如宫殿、陵墓之类的。经过时代的洗刷有一种历史的苍凉感,很能代表东方美感。中国的很多石雕石兽雕刻的技法相当的高,你能感觉到它是活的。大多的瑞兽是世上本不存在的,但它们却被雕刻得栩栩如生。另外在驭帅这个系列里还一直强调了一种黑白的关系。中国的书法也好,绘画也好都讲究一个黑白的关系。所以每代驭帅上市都会有一个黑白的主色,一直贯穿这个系列的,强调黑白阴阳的概念。
K:驭帅2又相当于是驭帅1的衍生版本,而驭帅3的推出又正好赶上代言人的真空,在宣传上遇到了些新问题。这一切会不会在公司这边有些压力,甚至考虑要不要再把驭帅系列继续开发下去?
M:其实在推出驭帅2的时候公司还没有驭帅的这个概念,虽然外面“驭帅”这个名字已经叫的很响了。我那是已经在着手设计驭帅3了,但是从公司规划的角度讲当时并没有“驭帅”系列的定义。但是外界对于“驭帅”的评论让我有了将这个系列继续设计下去的想法,可以说从那时开始,我有了延续这个系列的明确想法。
K:我们感觉驭帅3在驭帅家族中的位置很特殊,一方面它没有像琼斯这样的NBA球星代言,而另一方面它的半坡版本却因收获IF大奖而广为人知,那么在你自己如何评价驭帅3呢?
M:回到之前所说,我一直最重视的是性能,而驭帅在给运动员试穿之后得到的反馈明显要比1和2好,性能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让我最高兴的。毕竟能得到专业球员的肯定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驭帅3可能不是那么的好穿,从市场反馈来看这代偏瘦,因为当时是按照达蒙•琼斯的脚型设计的,毕竟专业球员与普通消费者在脚型上也有差距。关于半坡版本,那个图案我已经心仪已久,一直就想找机会将它放到鞋上,只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媒介和载体。终于驭帅3是一个机会,3代后跟那一大块空白,就是我特意留出来准备做文章的。原本我是想在这块空白画上一片砖墙,纪念以前我家门口我们自己在墙上做的篮筐,其实在驭帅1也有这个设计,只不过上市规划没有这一款,于是它成为了我私人珍藏。但后来驭帅3我没有去做“砖墙”而是将半坡元素应用其中,从设计到上市之间基本没有做什么太大修改,很顺畅的就出成品了。再后来赶上IF的又一轮评奖,驭帅3也获得了IF产品设计奖。
K:SAS同步协调系统是驭帅家族的标志性科技,在你看来这个系统和同类的扭转支撑科技(比如TORSION)相比有什么优势和特别之处?
M:SAS同步协调系统依然主要是由TPU、CUSHION、BOUNSE组成的,它强调的是多各功能点在运动中的协调关系。把SAS做一个比喻来讲,应该是这样的:(开始画图)把一个人的脚各个功能点都标出来,比如说侧向支撑,后跟的稳定、通掌支撑力的传导,脚踝保护,无论是高帮低帮,就像建立一个立体的坐标系。之后你要确定你的目标需求,也就是放在这个坐标系中的脚是从是那种运动,比如说篮球,位置是PG(得分后卫),他最需要的是后跟的稳定,中掌支撑以及力传导、侧向支撑,把这几个作为最主要的功能点就形成了PG款式的主要需求,同样其他位置也可以按这种思路选择着重的功能点并提出使他们相互协调从而帮助运动员更好的完成动作……实际上驭帅的TPU与其他竞品的TPU情况还有所不同,它兼顾的东西比较多……我希望把这个系统做的连惯性更强,这也是我所要考虑今后的SAS发展的一个方向。
K:驭帅4的SAS系统中首次出现了碳纤维材料,这种调整是基于性能出发(驭帅如今的地位已经可以让你在设计中将成本问题放在性能之后)还是想要提升驭帅的价值感?
M:因为之前三代驭帅的力传导解决的我都不是特满意,TPU相对比较软,通过运动员的反馈,比如他会拿一款带碳纤维的鞋子说弹性很好,因为在现有的材料里可能碳纤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选择。就像SAS一样,我并不在乎解决这个问题的东西是什么,就像现在解决缓震和反弹一个用CUSHION一个用BOUNSE,如果以后有更好的材料我还是会直接把它换掉。我依然强调的是功能点与功能点直接的关系,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功能点。首要考虑的还是提升性能而非成本,这也是公司对于专项篮球产品最关心的。
K:关于SAS系统我们还有个疑问,就是这项科技为什么这项技术目前都是作为驭帅的“御用技术”,而没有像BOUNSE和CUSHION那样广泛应用于李宁的其他鞋款中呢?
M:这个又回到了成本问题,首先SAS的成本限制了它不可能用在普通的篮球大货产品中,基本上它只能在专项里边使用。现在的李宁篮球专项中,除了SAS系统外就是李宁弓了。弓技术主要面对内线球鞋,外线则是SAS系统。
K:驭帅4已经推出三个版本(帮面),那么在中底配置不变的前提下,请为我们解读一下这三个帮面各自的特点,你自己更偏爱哪一版?
M:其实驭帅4跟一二代有一点像,那就是最终帮面实际才是第一款驭帅4(笑)。因为有时候突然出现些特别事件,比如说去年的奥运会,因为我们赞助了西班牙国家队的伯尼,所以那个西班牙帮面的驭帅4就成了最先上市的版本。还有一个波浪鞋面的版本,那个是李宁另一个篮球产品设计师郑永先的杰作,原本是想把这个帮面的驭帅4和阿根廷去合作,但是最终没有成功,不过这个帮面在后来签下巴伦•戴维斯之后就直接拿给他了,也就是那款LINING
BD-PRE。这三个帮面除了西班牙那个帮面有明确的赞助对象以外,其他两款并没有特别的对象,所以设计起来比较均衡,没有特别的针对性,不像驭帅3就是给达蒙•琼斯设计的这种指向性特别明显。
K:这三个帮面的驭帅4目前戴维斯都已经穿过了,对此他有没有什么反馈?
M:在拿给戴维斯试穿不久我们就把同样的鞋拿给了卡尔德隆,综合他们俩人的意见,我们也分别调整了他们各自的球员版本,都得到了很不错的反馈。另外关于戴维斯还有一个小秘密,就是别看跳得高但他有些平足,所以他的球鞋都会用自己特制的矫正鞋垫。
K:驭帅已经出到四代,其中历经了达蒙•琼斯(1代)、无明确代言人(2、3代)再到现在的卡尔德隆和戴维斯(4代),代言人的交替更换会影响每代驭帅的定位吗?或者说驭帅还是会保持你对它的最初设想,让球员们自己去选择、适应?
M:应该不会,知道签约卡尔德隆的时候驭帅5已经开始在做了,以后可能会针对他出一些特殊的版本,但是为某一个球员量身打造应该是不会了,驭帅会始终坚持自己的风格。不过可以透露的是驭帅5在工艺上会较前面几代有一个更大的突破。
K:那么这四代驭帅里面你最满意哪一代呢?
M:我都挺满意的,真的是一代比一代好,这个大家都能明显的感觉到。我现在打球就穿驭帅4,可以说是我最满意的。碳纤板的作用能明显感觉得到,并且驭帅4后跟的CUSHION材料比以前厚,比之前的李宁鞋款舒适度要提升很多。
K:会不会以后的驭帅还继续坚持“石兽”这个设计主题?
M:其实一直都有这个概念,到了第三代尽管加入了半坡元素后但实际上石兽的概念也有所保留,但是到了第四代和之前有个明显不同就是它体现出了很多现代感,线条差别比较大,这和奥迪R8带给我的灵感有很大关系。我觉得R8跑车和中国传统的石刻走兽都能给我一种即优雅又附有攻击感的感觉。
K:那在你看来是怎么看待设计中的那些中国元素或西方风格呢?
M:谈东方的时候人们会更多的谈到历史和过去,当谈到西方的时候看的更多的是现在和未来,其实应该统一来看,因为东西方虽然各有各的历史渊源但都将共同面对未来。中国的传统思维更注重表意,而西方人则比较着重科学和真实。中国人是通过表善而求美的而西方人则侧重于求真而表美。但我想说的未来对大家来说都是一样的,东西方各自的传统思维和意识都将面临着如何在当下和未来在代表人类最先进生产力的物质基础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各种意识和方法中如何的以发展和变化的。在过去的三四百年中东方的传统思维显然没有跟上西方文化思想同社会生产方式及其他领域变革的的步伐,因为我们的生产力方式落后了。所以当我们在努力追赶西方的先进生产力时会在思维和文化领域产生真空。而这种真空所导致的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西方文化的涌入,我很害怕的是中国人丢失了自己的观念从而失去了自身对物质世界改造和创造的观念。对于一双篮球鞋来说,也许未来运动员的需求会有新的变化,你的产品要能跟上这些变化并提出你的观点并给与解决的方法,事实上这样的观点和方法正是一种语言,而这种语言将决定着你的产品甚至是品牌有着一张怎样的面孔。
K:回顾你这几年设计驭帅的经历,你有什么感想?对于驭帅的未来你有什么样的期待和设想?
M:这些年我除了设计驭帅系列,也设计了很多篮球大货,还有一些生活系列等等……我觉得设计师自己的体验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阶段,比如我受限于身高,只能在球场上打后卫,这也为我设计驭帅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因为我会有更多的亲身感受。此外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多与运动员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也是很重要的。有些东西一般人是达不到那个水准的,所以就要听听场上运动员的感受,他们会告诉你很多自己意识不到的问题。比如开始驭帅3的鞋底后部内侧导角有些过圆,其实当时我个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认为这样可以增大触地面积,但是一个运动员告诉说我蹬不动,感觉特别慢,后来他给我做了一个动作,我当时就明白了症结所在,所以广泛的听取意见特别是运动员的声音这很重要。除了在做的5代,驭帅这个系列肯定会延续下去的,这一点公司已经有计划了。
正如马迅所介绍的,驭帅家族的传奇还将继续下去,无论未来的驭帅将以什么样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都有理由更加期待驭帅辉煌的明天。同样我们相信以马迅为代表的中国设计师也能在不久后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设计出更多让国人骄傲的“好鞋”。
最后的这段...是加菲对马迅的介绍和评价:
马迅...1977年生于北京.2001年加入李宁公司,是李宁目前资格最老的设计师之一......
同郑永先一起,见证了李宁专业篮球鞋的发展......
2005年为达蒙.琼斯开始设计驭帅篮球鞋....至今已经出到了第4代.....
其中第3代的别注款产品半坡,更是一举夺得了当年的IF工业设计大奖......
马迅也同驭帅一起,永远的载入了中国运动品牌的史册........
一部中国的汀克.哈特菲尔德传奇...正在他的身上上演......
他让驭帅成为了中国最NB的篮球鞋系列....最NB,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