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学生来京求医纯属个人意愿


 

吉林学生来京求医纯属个人意愿

李华新

  昨日,200余名吉林来京求医的学生仍在解放军307医院进行毒性检测,有个别学生因心肌炎等症状暂时留院观察。目前,院方已将此事上报卫生部。

  吉林省通榆县向海学校200多名学生因接触农药中毒,日前集体前往北京和长春求医,其中,赴京者208人,赴长春求医者38人。(2009-4-19 7:44:10 · 来源: 新京报 

    其实对于使用溴氰菊酯农药的问题,是非常容易引起中毒的。农村每年拿出为棉花打药的时候,这种中毒的病人时有发生。而对于溴氰菊酯应该是不陌生的,不知道当地为什么对于这样的所谓轻度中毒的事件,会在拖延了近十日之后,依旧没有很多的改善,现在看来这些孩子进京求医,并且有当地医务人员的陪护,而没有在当地的省市两级医院救治,那也是很难说明问题的。

  据了解,4月8日上午,通榆县向海学校以植树节为契机,与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组织学校5至9年级9个班的学生共287人,开展“点燃绿色、爱我家乡、树林养护、环境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在林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为向海保护区内珍稀树种涂抹杀虫胶。

  活动从8时开始,至10时30分结束。13时,学校接到报告,说参加活动的5年级有两名学生出现面部发红、发痒、头部不适等情况,学校立即将两名学生送往向海乡卫生院。此后,陆续有学生报告出现类似症状。

  当日21时10分,通榆县第一医院接到第一批住院患者3人,留院观察患者22人。此后几天,陆续有学生前往县第一医院和县中医院就诊。至14日,就医患者已达261人(其中10名为教师)。

   问题是中毒的时间,被拖延了如此之长的时间,在这些孩子被家长自发送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十天的时间,如果这个天数报道的是真实的话,那么吉林方面在这个期间做了什么工作,或是是否是及时进行了救助,那就不得不而知了。

   而现在的情况是过去所没有过多,如果是一些中毒的患者,在当地得不到及时有效救助的话,现在到北京来治疗,其实并非是一种最好的选择。在当地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那一定是在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

   现在不是说这些学生来到北京求医不可以,或是说,不在当地治疗直接到北京来,既有人们对当地医疗机构救治水平的不信任,另外一方面也说明,紧急医疗救助体系的建立,依然是个很让人感到挠头的问题。作为当地的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实在是也不愿意眼看着这些学生被送到北京来的,可是当地的医疗条件是否就一定不能救治这样的一些患者,其背后的一些原因,还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不是说,这些患者不可以到北京救治,而是说,为什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当地政府和医疗部门,为什么一定要拖到卫生部已经接到报告之后,才会“立即”指示。

  学生中毒事件引起了吉林省政府的高度关注,省长韩长赋要求妥善处理好相关事宜。吉林省有关部门要求全力救治并确保学生安全。

    实际上这一事件的发生,已经使得吉林有关方面多少是感到了压力的存在,而吉林学生进京治疗的事件,也终于使得人们感到了一个可以引起中央高层重视的一条捷径,那就是自己到北京去,如是就可以引起北京方面的注意,会使得这一问题有助于尽快解决。而如此一来会使得地方政府的失责问题进一步的扩大,另外释放出的这一信息,也会使得当下的医疗防疫救助体系出现缺位更加严重,因为并非是是去北京才是唯一的正途,而像这样的一种农药中毒问题,在当地也是可以完全得到医治的。如此的长途旅行,即使是与医务人员的全程陪同,或是可以为自己的救治摆脱干系,但是却使得本来可以就地能够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进京解决,其实是大可不必的。

    自然此事纯属学生家长的个人意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事发之后,那些不被人理解的部分,应该如何解释呢?!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