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报道,最高法院官员近日表示,外商撤资外逃现象开始蔓延、民营企业破产清算比例明显增多,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比上年同期上升19.62%,表示越来越多的经济矛盾和纠纷反映到司法领域中。
此前,中国商务部曾发表公告说,今年1月份中国吸引实际外国投资者的直接投资只有75.4亿美元,比08年1月份下降32.6%,这是中国实际上接受外资直接投资连续第四个月下降。
自去年底以来,外资大批撤走,英国苏格兰银行、瑞士银行、美国银行等先后抛售中国银行的股票;香港房地产专家李嘉诚,把在上海投资的房地产卖掉,还有摩根史坦利在上海投资的一个“锦麟天地”的酒店式公寓报价11亿出售;“新天地大厦”、“华山夏都”、“茂行世纪公园”也都抛售。
金融风暴无预警来临,上海外资企业受母公司财务拖累也出现倒闭潮。3月底,《上海证券报》报道指出,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城租金已整体下降约10%左右,空置率同样在10%。
面对外资企业大量撤出,上海五大商办的租金行情已经逼近面临腰斩。目前,据上海房地产业者内部交换资料显示,中信泰富广场、明天广场、恒隆广场、上海金茂及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租金行情,和去年最高峰相比较大约腰斩一半。
另据专业机构数据,深圳、北京部分商用物业租金同样下降10%至20%。
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透露:“北京某五星级酒店的同档次房间住宿价格由2000元/天降至目前1100元/天左右。个别商业项目的空置率达到40%甚至50%。”
在大陆工作十多年,不愿具名的台资电缆公司财务处长表示,最近,上海的日本学校天天都在举办送别会。光是这个学期中、小学部就少了600多名学生,他们都是因为父亲失业被迫返回日本。
不过,让人担忧的是,在空置率上升、租金下调的当下,一些新增商业用地还在大举进入市场。“商业房产救不了地产公司,只能比住宅更危险。”上海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近日表示。
2008年,上海、北京、深圳三地商办类房地产项目的总销售量分别为287.3万、298.4万和46.61万平方米。预计未来三年,三地的商办土地供应量还将持续上升至1415万、3083万和446万平方米,总供应量接近5000万平方米。
上海克而瑞(中国)资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丁祖昱指出,目前多数国内政府部门和市场人士还没有意识到已经到来的商业地产风险,如果这一趋势不得到及时控制,未来中国商业地产可能重演亚洲金融危机时的空置及烂尾潮。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