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教育


自文明出现以来至今,“教育”二字一直存在于社会之中。所以关于这个话题,实在不知如何起头,那么,就从我的身边汲取元素,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我个人认为: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一塌糊涂。也许这种观点有些激进,毕竟我只是个没有任何阅历的年轻人,但是,有时候细节就是能够让人看出那么些根本出来。我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刚刚经历过高考的磨练,深知高考对于中国孩子来说的重要性。不夸张的说,打从孩提时代开始,孩子们最常被灌输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注意,我所说的前提是“孩提时代”。没错,从小,孩子们就知道学习。孩子一代比一代累,一代比一代学习压力大。但是,孩子们学啊学啊,十几年寒窗,都是为了什么?在中国,似乎每个人都将学习视为将来找个好工作的一种手段,几乎没有人,或者很少的人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提升自我修养而学习。现在的中国学生的普遍思想是:拿个高文凭,找个好工作。我们学啊学啊,形式的学,死学。小学生为了升入好的初中学,初中生为了升入好的高中学,高中生为了进入好的大学学,大学生为了文凭和毕业证书学,工作者为了应付上司布置得工作报告学......学,学,学......看看,我们都学到了什么?学习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常常为学校的“形式式”教学而抱怨不止。平日里写的最多的不是作业,而是一系列的关于团党建设的总结报告,或者一些班级总结报告,都是一些交上去没有人看的空话。考试也不像考试,背背课后习题就能过,有时候找老师通融通融,还能拿个高分。沉默......对此,我只有沉默,有时候抱怨只是无力的抱怨......我只能向墙壁发问:这是什么教育?我只有服从,服从教育的形式,然后偶尔从自己喜欢的科目中学到那么一点知识。所以自学......整日埋在图书馆中,看看不懂的书,读读不懂的公式......空想,没有设备让我实际操作。也许我该满足于现状,毕竟还有许多人无法享受教育的乐趣......毕竟有许多人还无法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只能在漏雨的瓦屋里翻看破旧的书......

创新在哪里?形式哪里没有?这是我对中国教育最最困惑的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