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以火箭的速度名扬天下,当然还有那有没有,真没有的不差钱。
当看到小沈阳代言的一个汽车广告,仍然以不差钱来卖概念时,无言可说了。再之前的一个药品广告中,那个不差钱,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任何的笑意和愉悦,反而感觉用小沈阳的代言不会带来任何的有益的冬夏,东施效颦之后,消费者的审美已经在此疲劳了。
这个汽车广告仍然在唠叨着这个所谓的心理冲击,反而失去了更多的视觉表现,消费者反而有点厌倦了。为何总是在自作聪明的来玩弄一些自以为是的诉求呢,对于消费者来讲,这样的疲劳之感只会加深,而且不会有任何的心智吸收,也许,广告传播的最核心的价值,不是不差钱,而是很差钱了。
小沈阳作代言无可厚非,但创意者如果只是反反复复的来局限在以后过去时的笑谈中,也就失去了价值所在。小沈阳的不差钱不会带来任何的传播力。为何不变通一下呢,为何不找到一个新的创意点呢,这又是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