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海等地回购民营医院 被疑医改图利


虽然当初医院民营化蔚然成风,卖光被视为改革壮举的时候,我就表示不以为然,但对目前倏然而至的再国有化,我仍不以为然。因为在我看来,无论是当初的民营化还是现在的再国有化,骨子里都还是一种产权崇拜的固化思维———“一私就灵一公就灵,但医疗服务的问题,本质上却是一个定位、监管以及社会保障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只是把医院卖来卖去,不仅不可能消除看病难、看病贵,反而会使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我想问抚州市卫生局的是:当初卖医院的时候提出的种种理由,比如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患者就医时遭遇看病配药贵,态度差,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医患矛盾日益尖锐;产权不明晰直接导致政府主管部门功能不明确,既办又管,集运动员与裁判员于一身,在处理医患纠纷时难以做到客观公正;产权界定不清,导致了管理上的失控,使公立医院缺乏生气与活力,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吗?如果解决了,为什么大家都公认医疗改革没有成功呢?如果没有解决,现在把医院买回去,又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卷土重来呢?难道过两年,以同样的理由再玩一次改制,再把它卖出去不成?

  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医院是否具有公益性,关键不在于国有还是民营,而在于定位。私立医院也有非常公益的,国有医院也以赚钱为唯一目的的———这一点大家这些年来已经有切肤之痛,一些国有医院起病人来毫不手软,较之民营医院,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