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何不拿出反省的诚意和检讨的勇气
前日,被网友称作为“城管独门秘籍”的《城管执法操作实务》一书及其部分“雷人”内容,在网上曝光。昨日,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回应,此书的确存在,但因其中“个别用词和提法欠妥”,从未在城管一线执法队员中进行过统一培训。(23日新京报)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904/0423_17_1121125.shtml
一年多前的旧帖,因为惊曝“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等雷人执法“秘藉”而再次把备受质疑的城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当事城管部门没有就此作自我检讨,进而举一反三,从执法思路、方式和队伍等方面进行深刻反省,而只“对当前部分媒体及网络对该书断章取义,针对个别词句和提法进行炒作的做法表示遗憾”,还真让人感到不无遗憾。
相关城管负责人表示,他们“从未同意对该书进行公开发行”, 可这本《城管执法操作实务》的封面上,“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的字样却赫然在目,这不是明摆着的“此地无银三百两”么?
“北京城管”短信辱骂纯属“个人行为” 固然无需怀疑,但认为该队员仅仅是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不能因为反对你的意见就叫辱骂。”这样的辩解就不能不让人费解,试问:“以后别让我每天咒骂你,无头无脑无心的道德败类!”这不叫辱骂叫什么?
因为个别用词和提法欠妥,“为避免误读,我们仅将其作为内部交流资料使用,始终未在城管一线执法队员中进行过统一培训”—“秘藉”曝光后尚如此惘顾事实,百般狡辩,曝光前的“自律”、“自纠”又如何能够让人信服?
更何况,即使这本培训教材确实没有用于对一线执法人员的统一培训,但谁又排除那些有资格、有机会从内部交流中获得“秘藉”者,不会指导或授意一线执法人员在实战中运用这些“技巧”?
城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社会各个层面去反省、研究、改进,而作为城管本身,更要拿出反省的诚意和检讨的勇气,正视问题,直面矛盾,这样才能真正定位好自身的角色,矫正自己的形象,消除群众的误解,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中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