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辱观百题问答》3.4.


  

《荣辱观百题问答》

  3、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有何现实意义?

  【答】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现实意义。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不仅影响着社会风气,还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我们耳闻目睹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包括贪官污吏的丑恶行径、坑蒙拐骗之徒的卑劣伎俩,都是受到颠倒了的荣辱观支配的结果。“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恰似一面镜子,照出哪些是应该引以为荣的,大家就要鼓励、效仿;照出哪些是应该感到耻辱的,大家都来谴责、反对。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这样社会风气就会越来越好,经济建设的环境就会得到极大的改善,我们大家渴盼的良好社会风气就会很快形成。知荣辱,这本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在社会上的确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黑白颠倒,美丑不分的现象,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这个话题,是很具有针对性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

  【答】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体,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有了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纲领,现在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从科学发展观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正在形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将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作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