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试2579点位置后展开了剧烈的震荡调整行情,这是由于大盘指标高位产生的技术性调整和对市场整体估值担忧引发的,调整目前从性质来看还是温和理性的,尚没有出现大幅度连续杀跌的情况,从市场情绪来看,虽然前期炒高的新能源板块率先调整,但ST类重组个股依然保持强势,大盘指标股则始终在一个箱体内运行,没有大力抛售迹象,说明当前虽然市场上攻动能不足,但经济数据和基本面情况还没有产生过大的下调压力,如果5月IPO规则出台,密集的新股发行开始将会对市场形成较大的冲击,但我们认为,为了保证创业版的顺利推出,新股IPO发行很可能押后,预计创业板将在今年8月正式亮相,如果在此之前大力展开IPO新股融资,则对创业板成功推出极为不利,考虑到时间先后问题,我们认为从5月到8月这段时间政策面的消息应该相对真空,既不会有大力的利好刺激出台,也不会有刻意打压股市的行为产生,不过就年内的经济状况和60年建国大庆来看,市场在9月份之前完成二次探底的概率极大,行情在8月底9月初启动,很可能就是一波新牛市的开端。对于有远见的投资者来说,这三个月的震荡调整期将意味着如何在必要的时间规避风险,如何在熊市第三阶段果敢建仓,虽然是上下震荡飘忽不定,但我们坚决相信这就是长线逢低建仓最佳的时段而并非一轮新熊市的开始。
未来三到四个月很可能运行熊市第三期的最后调整,中国经济领先全球走出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中国股市率先脱离熊市的概率也是非常之高;从技术调整角度看,月线上从6124点下跌开始看作为第一阶段熊市A浪调整的话,到1664点开始到现在就是熊市的B浪反弹,目前相对于最高点反弹幅度20%,也就是接近0.191的一个黄金分割二分之一位置,这个位置是股指调整的第一阻力位,如果该位置2579点能够成功突破,那么股指反弹目标可看到2830点;但当前时间周期的原因,短期快速看到这个关键的反弹点位还有相当的难度,犹豫徘徊之后需要进一步外围的消息和更加乐观的预期作为推动力,但现实情况是我们看到大盘蓝筹股并没有充分准备好(至少他们的行业层面的因素和估值因素对于大资金仍不具备吸引力),而ST板块最便宜的品种也到了2元多,个性化炒作仍将延续,但对市场整体贡献不大。
从2001年的熊市运行格局,以及早期97年熊市的运行格局我们都可以看出来,中国股市的熊市特征都是三大浪下跌,01年熊市反弹在月线跌破60月均线后展开C浪下跌,走出了一个单边急跌的模式,如果本次反弹考虑结束的话,也可能是以跌破60月均线作为标志, 60月的月均线2329点成为我们持有仓位的底线,一旦突破底部会在击穿5月均线也即是2000点左右出现,把握这个大的技术框架对于仓位和风险控制会有较好的帮助,选择投资方向则要看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方向来决定,因为笔者相信本次下跌的最终结果是完成市场的风格转换,完成低价重组股最后阶段的疯狂炒作之后走向行业和经济复兴的道路——只有低价重组股的炒作是不可能支撑一个牛市的,必须有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轮廓逐渐出现在投资者面前,这艘希望之船的船首已经依稀可见,那就是全球经济新增长的新动力——能源消耗模式的改变,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提高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兴起,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将集中在下一期的《行业前瞻》——“智能电网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未来“中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