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提要:
“张志君教授认为,刘禅当年以帝王之尊,宁愿忍受诸葛亮大权独揽、耳提面命,又愿意受司马氏灭国迁君、百般羞辱,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宁揽万世骂名于一身,也不忍心让天下苍生遭受戕毁之祸。此言一出,引来学术界和网友的一致声讨。”
解读:
国人历来是喜欢从道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全国人民差不多都是道德卫士。所以,当我们面对张教授这样的议论时,完全无法认同。我以为,这正是一直以来被继承下来的中国文化中的恶瘤儿。这种恶瘤的本质,就是以道德为标准来衡量历史的是非,而无视其客观效果。使得自己一直活在虚拟的道德概念之中,作茧自缚,自取灭亡之后,还认为自己是义正辞严,英雄豪杰。
张教授所讲,与这一文化传统确实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国人要是不骂他那才奇怪了呢。其实,那张教授只不过是在从效果和智慧的角度,去衡量历史的是非。这让我想起一个词来,叫做历史唯物主义。刘禅的真实想法,是不是如张教授所说,目前为止我还无法评说,因为我并没有看到他的演讲,我掌握的根据也不足。但就他的行为结果来看,这样去解释刘禅的行为,绝非是国人们理解的“胡说八道”。都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我说他只能算是一个道德的化身。当初他不顾蜀国的实际情况,劳民伤财,非要治曹操于死地,最后的结果没有把别人灭掉,却让自己的国家被灭亡。道德意义上来说,在道德为核心价值观的国人们心中,他的确是个再完美不过的英雄。但从效果上来看,我不得不说诸葛亮是愚蠢至极。作为蜀国命运真正的主宰者,他才是使蜀国灭亡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