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贬值不符合中国利益


随着昨晚美国一季度GDP数值的公布,美国经济基本面的探讨无疑将和“猪流感”(欧盟已为猪正名,改称为“新流感”)并驾齐驱,说这两个因素左右着全球经济短期内走势当然毫不为过。

猪流感引起的恐慌情绪在过去几天大大推高了美元的汇率,似乎避险光环焕发了光芒,而一季度萎缩6.1%的美国GDP(大大低于市场5%的市场预期)却令美元汇率快速拉低后回升,看来GDP在猪流感避险情绪之上火上浇油了,因为无论如何美国依然是全球经济能否回暖的最有效的风向标,美国一季度的疲软根本无法打消市场对风险的憎恶情绪(当然未来几天市场会如何消化这个数据还有待观察)。 

但是由于猪流感,不少国家立即暂停进口北美的猪肉或生猪,虽然很快就被科学界和经济学界口诛笔伐,但无论这种恐慌式的贸易壁垒是否能够很快消除,美国4月份的经济无疑将深受其害,当然也就更加加深了未来美元尼亚加拉瀑布式的跳水预期。 

说到美元短时间内可能保持谨慎升值态势,而长期必将大幅贬值应该不会太多人表示反对,至少从市场对风险情绪来来去去的反应大抵上会如此。而美元贬值吞噬中国外汇储备,令人民币升值的事实也将对中国赖以生存的出口贸易以深深打击;而若美元升值似乎对中国来说利大于弊,至少数万亿依靠低廉劳力和环境破坏换来的外汇储备不会付诸流水,这样在美元霸主地位依旧的世道下方可换取更大的实际价值。以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为例,若没有这两万亿大蛋糕的诱惑,全球汽车制造商的战场也不回无端端的转移到东亚神州这片贫富差距还令人咂舌的国度。 

但是428日《金融时报》却刊登了一条题为《美元贬值符合中国利益》的文章,实在是语不雷人死不休。文中谈到2001年之时美国遭遇科技股泡沫破裂、911恐怖袭击以及格林斯潘低利率时代,与现下次贷危机、猪流感、美联储利率为零(坊间认为美联储适当利率应为-5%)极为相似,而当时的中国却并未受到冲击,而从当时的弱势美元中将GDP增速安上了航天引擎,外汇储备也由世界第二跃升为世界第一。 

乍看之下似乎有点道理,但是该文作者犯了逻辑混乱的谬误以及选择性忽略了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逻辑混乱之处在于该文作者错把美元贬值当作了中国经济腾飞的诱因,而事实是中国在过去几年的经济增长来源于高投资和高出口,是出口和投资拉动的增长。 

遗漏要点在于当年令中国经济高速飞涨的并不是弱势美元,而是因为中国成功加入WTO,让内需不足导致的产能过剩瞬间得到释放,而中国的低廉的劳动力和相对稳定(受到管制)的人民币汇率令全球对华贸易风险大大减小,所以美元贬值对当年中国的经济腾飞绝不是主要因素,而且当年的科技股泡沫与当今的全球金融危机相比更是不值一提,当年的危机很快便过去,而现下的经济危机可能还将持续一年有余,美国一季度继续加深疲软程度,欧洲更是难以看到希望,新兴国家与其说是“一枝独秀”还不如说是苟延残喘,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救市计划毋宁说是饮鸩止渴。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也说过,汇率问题在全球需求几乎为绝对零度的时候已经不存在什么操作意义,而明摆着的美元贬值会促使中国外汇储备大幅缩水,而中国又正需要这张牌来和欧美交换条件,又因为担心美元未来的贬值开始购买黄金,总而言之,要说美元贬值摧毁中国也许会低估了中国自救之力,但说美元贬值符合中国利益那绝对是天方夜谭。广场协议还不足以让我们吸取教训吗? 

而现在的中国更不应该把心思过多放在美元问题上,中国的根本问题还是促进消费,促进消费,促进消费,不知道四万亿特效吗啡的药效过去之后,还有什么来支撑那伟大的保八目标?到时候美元是贬是升恐怕都不符合中国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