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马太效应


 

  而从资金管理规模来看,业绩好的私募与业绩普通的私募业已拉开差距。而资金管理规模对私募来说,将直接影响到私募后期渠道与投研能力的扩张。

  认购者只看绝对收益

  投资者现在只看绝对收益,经历过这样的大跌,谁也不敢把钱长期放在某个私募手里。尽管大部分阳光私募成立时间都不长,然而在一些投资者眼中,私募之间已经分出伯仲。据统计,在2008年沪深300(2570.503,-5.90,-0.23%)指数跌幅高达65.95%时,私募基金2008年整体收益是-32.86%,公募基金去年最好的业绩是-31.61%,与私募基金平均业绩相当。有6只私募基金在2008年实现正收益,最好的是正收益20.2%。成绩优异的私募与业绩不理想的私募悬殊已经相差70多个百分点。

  晨星基金评级机构私募分析师罗鹏告诉记者,去年做得比较好的私募,在市场比较热火的时候赶紧扩大规模,从而稳固自己的资金实力,有利于与其他私募进一步拉开差距。从深国投网站发现,目前武当、星石等都在发行新的信托产品。武当的一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不是很担心对于募集问题了,这次招募会由于是金融协会牵头,他们重在参与。而有一些私募则对记者说,很着急,今年以来,还没有投资者打电话过来咨询。募集景况天与地。前不久证监会颁布的信托新规给不少私募增加了一些压力,因为新规规定,如果阳光化私募没有给客户赚取绝对收益,将减少部分管理费。另外,新规规定,信托公司合计持股不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0%和持有一家公司股票不得超过一个信托计划资产净值的10%。新规还对资金信托业务提出了详细的限制条款,一方面抬高资金信托委托人门槛,要求自然人投资者不能超过50人,资金不能少于100万元等。一个业内人士给理财一周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一个私募管理的资金规模达到1个亿,如果收取管理费1%,就是100万元。如果实现一年50%的盈利,以绝对收益的20%计提,那信托公司将得到1100万纯收益。如果私募将这笔资金投资于投研团队,诸如投资200万~300万元,那将大大提高公司的竞争实力。而事实上,许多信托的资金规模已经远远不止1亿元,诸如目前发了7只信托产品的星石,资金管理规模至少达到5~6个亿。另外,星石基金不仅业绩优异,其市场经理出自银行系基金,有着不可取代的渠道优势。

  从某种角度说,那些已经输在起跑线上的私募尽管要追上领先的私募有一定难度,但私募募集还有很多特点,诸如客户忠诚度,不乏存在一些认可长期价值理念的客户。罗鹏对记者指出,晨星之所以目前还没推出评级,是因为他们认为,考核一只基金至少要从管理时间3年才开始。目前私募业绩不能说明问题,不乏另有一些私募成为后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