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进步


                     
  7月9日下午,云南省省长徐荣凯在考察一家企业时,面对列队欢迎的盛况,很不客气的提出批评,要求立即改正,“你们要是这样欢迎,我就不进去看了”。(7月16日工人日报)

  看到这样的消息,我有点兴奋,终于有大领导这样做了,终于有这样的领导换位思考了。几年前,也是某位上级领导来我厂视察工作,为了迎接他,全厂上下一团忙乱,抓生产的必须要确保正常的生产,计划检修提前或推迟。搞后勤的清洁卫生大扫除,布置花草写欢迎标语,厂领导甚至不放心地唠叨了好几遍见了上级领导要起身相迎摘手套握手之类简单的懂礼貌细节。我们则被安排在厂门口迎接领导的到来。预定领导来的时间是上午十点,我们九点半就被喊去待命。冬天的天气煞冷,穿着厚厚的棉衣仍觉得寒风刺骨,大家聚集在一起,都跺着脚伸长了脖子看路的远方。十点了,十点半了,直到十一点,领导的车队才浩荡而至,又是握手,又是讲话,本以为领导办完这一切就会去现场了,那里可有我们充分准备的成果啊,可是我们的上级领导却在我们的掌声中在陪同人员的解释下返回车内扬长而去,大家面面相觑,紧绷了许多天的神经一下子就放松下来,这叫什么视察啊?

  领导视察工作,应该是巡视检查外带体恤民情的意思。可我们的领导干部有多少能够做到这一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贯主张的工作作风。而有的领导只是从群众中出来后就脱离了群众,忘记了群众,他们只会走马观花,而不深入实际,象上面的这位领导,能看到工人阶级在一线埋头工作的情景吗?看不到实情又能做什么样的工作指示?

  无独有偶,《工人日报》同版的另一则消息也吸引了我的目光。说是太原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川平近日致信总工程师胡玉亭,退回了公司授予他的3项“科技进步奖”的证书和奖金,并建议高曾管理人员“一般不要参加科技进步奖的评选”。

  读罢,我又有点兴奋。做为最高集团管理者的董事长,自愧于没有参加科研项目的技术攻关而“无功不受禄”,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体现了一个领导者宽广的胸襟。而做为科技进步奖的评选者之所以把奖授予董事长,无非陈川平是领导,什么科技进步没有领导的支持也干不成,授予董事长理所当然,再说这也是长期遗留下来的一种评奖习惯,无可非议。但是如果反过来说,评奖者把奖授予企业的一把手,则是一种变相的贿赂,因为领导掌握着每个人的前途啊,谁人能不去这样做?碰上个讲理的领导顶多脸上不高兴,如果领导热爱这个奖那个奖,你不评他,这小鞋不穿定了吗?想一想,我们周围有多少这样的现象啊!有时我常常听到科技工作者无奈的叹息,“他们干了些什么工作啊,竟然是一等奖的获得者?是啊,那些董事长总经理们有多少人能够真的参与到科技攻关的工作中来?写出点有水平的科技论文,让那些真正的科技工作者少一点无奈。陈川平真的很难得,他的步伐尽管不大,却开了一个好头。

  两则消息,不管是徐荣凯的批评,还是陈川平的拒奖,都体现了一种可贵的社会进步,我敢说,没有人不喜欢这样的进步,这样的进步越多,我们的社会发展就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