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唯一


  [内容摘要]:作为第一个女朋友,到底送她点什么呢?如果说写封情书,那太幼稚;如果说送束玫瑰,那太俗套;如果说送她别墅,那太奢侈……所以思来想后,决定送她一份别致的礼物——用文字记录的恋爱历程、恋爱色彩及恋爱味道。我不知道这样的礼物是否具有新意?

   最近一直很忙、很忙,即使现在也很忙,但还是要抽出点时间,因为要用它来兑现对朋友的承诺。兑现送朋友一个特殊礼物——《倾力恋》的承诺。

  《倾力恋》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它为谁而作?现在的进度如何?它将会有什么样的意义?或者说他会有什么样的特殊含义?这恐怕这些都是要交代给大家的最为基本的东西。那么,接下来就简单介绍一下他的写作背景和相关情况。

  一、关于《倾力恋》写作动机

  有人开玩笑说“文人最反动”,但我觉得用知识武装大脑,应该使人变得更加有涵养,有品位。虽然现在尚不能把自己称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因为很多的哲学家前辈都谦称自己只知道自己什么也不知道,所以才要认识自己。但我想在这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是表达一种感情,谱写一种生活,演义一种人生。作为第一个女朋友,到底送她点什么呢?如果说写封情书,那太幼稚;如果说送束玫瑰,那太俗套;如果说送她别墅,那太奢侈……所以思来想后,决定送她一份别致的礼物——用文字记录的恋爱历程、恋爱色彩及恋爱味道。我不知道这样的礼物是否具有新意?

  二、关于书名的由来

  有了想法,自然就要落到行动中来。所以首要任务便是给它取名。有人说:“恋爱是加了蜜的咖啡,有点甜又有点苦,但很诱人……”这句话自己当时怎么也想不明白。因为在直觉中,恋爱是很浪漫很幸福的事情,哪有什么咖啡的苦涩?应该有的只是蜜的甜蜜。比如一起拉拉手吃吃饭,逛完公园就看电影……这痛苦吗?

   在恋爱的道路中,自己一直很落伍。也许是害羞,也许是务实,也许是太爱追求完美……所以一直没有行动。总觉得自己的恋爱一定要有品位、要有格调,这样就无形中把感情看得很重,认为爱情很神圣,也很自私。因为感情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交易和出售的。

  如果离开物质谈恋爱,那就像柏拉图式的恋爱和斯宾诺莎式的幸福。所以,是现实的生活让我们思考太多世俗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我更愿意把没有固定收入的人群定性为穷人,在他们之间发生的恋爱自然就是穷人恋爱了。那么,到底什么是穷人恋爱呢?我觉得就是在经济没有独立之前,逢年过节只能寒酸地给心爱的人发发祝福短信。

    当我写完这段话时,在脑海中有产生了第二个问题:穷人恋爱寒酸吗?如果说彼此的祝福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那么这已经是一种很高贵的恋爱了。也许它根本比不上一束散发着芳香的玫瑰,但数天之后,当玫瑰枯萎时,我们是否还将它珍藏?而我们的这份心、这份祝福,它是不会枯萎和凋零的。

  如果说,要给穷人恋爱换个名字,我就叫它星月之恋吧!也许当天空布满星星之时,不一定会有月亮的出现,但是当月亮升起之时定会有群星捧月。而星月之恋强调了一种缘分,围绕月亮的星可能有很多颗,但真正被他所接纳的只有一颗。从这个角度看,恋爱是高尚的,更是自私的。感情的这种自私又是很自然很自然地,因为它只限于恋爱者双方。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我想把自己比作那个月亮,把她比作星星,取意为:在生活中就会像月亮喜欢他唯一被选准的星星一样去好好地去爱她、珍惜她、给她自己所能给予的幸福。也是对她的唯一承诺。后来她问我有没有看过看过张爱玲的小说——《倾城》,她说我们不倾城,我们倾尽彼此的一生好好去爱。故而取名为《倾力恋》。我不知道,这样的恋爱算不算一种伟大与高尚?

 三、关于作品的主要内容

 《倾力恋》本来是一本恋爱之作,以恋爱中难忘而美好的点滴为内容,是送给自己第一个女朋友的生日礼物。后来觉得如果用一生来写一部著作,将会是更有意义的,所以最后决定把它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她。从这个角度看,它又是一部用一生来记载爱情点滴的著作,但我更愿意把它称作恋爱的罗曼蒂克生活史。如果一个人用他的一生来写一部小说,而且是用心灵在感悟,行动在书写,那么这样的生活一定会是最有意义的,因为每天都是新的……

  四、关于作品的进展及结局

  刚开始自己试图来表达内心最美好的感觉的,在一人默默地书写着,因为我们选择的是异地相恋。所以很多的话只能对着笔和纸来倾诉,自已一个人在看着、改着,真可谓其乐无穷。后来慢慢地停了下来,我也不知道是因为懒惰的缘故,还是什么的。心里总想,言有尽而意无穷,自己所写的怎能表达尽那种美好的感情?如果用这种信念来指导生活,人生一定会很精彩。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为着承诺来奋斗、带着期望来拼搏……

  总觉得这种状况、这种忙碌可以伴随自己一生。但理想和事实之间总是充满着差距,有的时候尽然是在捉弄人,也许你很无奈,也许你很生气,也许……但不管怎样,生活之交给你活的使命,而没有只给你怎么活!所以生活不同于写作。故事你可以尽可能写的浪漫些,但生活就会有更多的不如意,有些是你所无法预想到的……这如接下来的这段话:

 “恋爱是因为不了解,分手是因为太了解 ”

  也许你觉得似乎有些残酷,但事实就是这样。如果细细体味,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正如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他又开启了另一扇门;但我们的双眼紧紧盯住的是那扇已经关闭着的门,对开启的那扇却视而不见。

   当文章写到这里时,我觉得小说本身也就在没有继续下去的意义和必要了,因为观众已经不在了,演员根本没有必要在那么费力。也许在观众的注目和掌声中,演员发挥的会更好,但没有观众鼓励时,演员还得为生计而奔波。也许他会换个舞台,也许他会换个职业,也许……而作为小说的作者,只是在尽自己的责任,兑现自己的承诺。因为无论结果怎样,这本《倾力恋》都答应要送给她,只不过是篇幅的长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