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周末,在超市买了一盒竹筷,出于卫生安全考虑,洗净后拿到消毒柜进行高温杀菌。谁知从消毒柜取出筷子,即闻到一股刺鼻的异味。竹筷表面涂的清漆因高温皲裂,并散发出刺鼻的异味。这盒竹筷是无法使用的了。随后,到超市仔细查看其他牌子格式规格的筷子,发现当今的筷子几乎全部是涂有清漆的,而且不少装饰筷还有彩色漆!而在包装说明上,没有一个厂家表明筷子加工所使用的清漆含量及成分!!!
问题
国内99%民众饮食中习惯使用筷子 ,但对筷子的卫生安全质量标准似乎还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现可查阅到的是2005年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关于一次性竹制卫生筷质量标准》(GB 19790.1-2005 ),而大众使用最普遍的木筷、竹筷、金属筷等均没有相应的卫生安全质量标准。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去年9月份震惊海内外的“奶粉门”事件,中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在标准上缺失的太多太多!
分析
1)清漆对人体健康有无影响?清漆从原料上分有很多种类。以木漆使用的清漆看,目前比较环保的水溶性清漆最佳,不含有毒的苯、甲苯、二甲苯和重金属,完全水性化。无毒、无异味、有优异的耐久性、耐黄变、耐高温、保光性。但目前主要原料要进口,价格高,估计制筷这样的行业还很少用的。另外一类清漆是油溶性清漆,它是通过油溶性酚醛溶解的,而醛类一般都有毒,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人体摄入其含量的大小和人体本身调节机制的强弱。
2)其实,筷子只是日常饮食中人们使用的一个常用品,还有很多日用品涉及到食品安全,如食品包装用纸。记得麦当劳进入中国时,汉堡包的包装纸曾经受到媒体的关注,并最终被国人称许。然而,麦当劳来中国近二十年了,中国的食品包装纸依然是没有太大的改进:月饼的豪华包装,并没有看到丝毫食品安全包装纸的影子,而生日蛋糕的底层永远都是白纸板衬垫着“食品的隐患”。也许是国人对食品安全的麻木,客观上造成目前国家对食品安全标准的严重缺失!
建议
食品安全监控的缺失不能等!像三氯氢胺超标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在我们的周围,导致另一个“乳制品”行业整体垮下或倒退若干年?中国的食品行业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尽快制定齐备各种相关的食品安全质量检查标准。不要因为标准的缺失,而导致监控的真空和失控。那样后果是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