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新加坡人对未来前景感到悲观


  民意调查在国际上是比较流行的,而且,国外对民意调查结果的发布,管理似乎也不象我们国内这么严格。

  在中国,通常对统计结果包括民调的结果的发布,讲究的是先内后外,适度公开。前者的是时间,内部人先通气,然后再向社会公众发布;后者讲的是内容,内部人可以了解得多一些,社会公众则只能了解到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

  这样的政策,实际上加剧了许多老百姓的信息不对称。他们无法掌握某件事情、某项政策的更多情况,因而,参政、议政的水平和能力都无法得到更有效的提高。你连具体情况都搞不清楚,哪里还谈得上参政议政啊?!

  象这条新闻所揭示的结果,换作国内某些民意调查机构来做,估计只能供各级领导内部参考了,甚至连领导也不敢送,生怕惹领导不高兴。可是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消息,说明人家在处理这方面的调查信息时是更加开放的、开明的。

  其实,让大家都知道调查结果是悲观了又有什么不好?不是更有利于改进工作吗?总比让大家只感受到好,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