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奶酪?——“栖息谷”职场访谈录(二)


谁动了我的奶酪?——“栖息谷”职场访谈录(二)

(续上篇)

主持人:foxgrace家人问:人是不是到了一定的年龄或者工作时间长了就会职业倦滞(平台期)?如何保持长久的工作激情呢?还是倦滞的时候就让自己放松下,轻松面对?想请问两位老师,工作的激情仅仅取决于工作的性质内容吗?倦怠的产生一般有哪些原因?是否也可能是不易察觉的职场忧郁症引起的?

    雪松:我觉得要保持持久的工作激情,关键是这份工作必须是你喜欢的职业,如果你仅仅是出于谋生的需要,通过在这个职位上履行自己的责任来获得收入,当然是难以让激情持久,甚至压根儿就没产生过。有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其实并不容易,这也许需要你经过较长时间的寻觅和追求,才可能获得。我认为一个人在一个职位上工作的时间比较久了,有了较强的职业倦怠,首先应该认真思考一下的是:在一段的职业新鲜感过去之后,在这个职位上工作自己是否还能够感觉到快乐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要想清楚原因,是自己的价值观与这个单位的企业文化相冲突呢?还是这个岗位对已经成长起来的你已经不具有挑战的价值,使你没有了积极向上的动力。如果你确认这些的话,那开始考虑改弦易辙可能就是当下你摆脱这种不良职业状态最好的选择了。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产生职业倦怠的内在原因,主要是自我发展的动力不足,需要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进行一些调整和修正。人生在世,职业状态直接关乎自己的生命质量,当然不能掉以轻心了。只有使自己经常处于积极的职业状态,生活中的快乐才能充分领悟,人生的价值才会得到真正的实现。因此,当你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打不起精神、不能持续保持良好的职业状态的时候,的确需要反思一下自己,通过强化明确的奋斗目标、变化自己的工作方式、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等形式,使自己振作起来。这即可保证你的职业状态良好,更能够使你的生活品质增值啊。

主持人:职场问题纷纷扰扰,有时候身处其中的我们,往往会看不清自己的状况而无法权衡判断,下面有几位家人就有类似的情况想请问老师有什么建议?

Lyfenger:我是一家小私企的人事主管,我所在的部门刚刚成立。进公司时我们部门只有3个人,老板谈的也很好,说会有这个、会有那个,但是现在都一个多月了,什么都没有实现。我也是初进这个城市,初到这家公司,现在也过了找工作的最好时机,想跳也不可能,总觉得是被骗了。而且每天的事情也不多,自己做了事情又被领导批评。每天还要应付这里复杂的管理层关系,很郁闷,我想问俩位专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要怎么做呢?(现在经济危机,可能跳槽也不是最好选择,每天看人脸色,忍耐的很辛苦!)

雪松:坦率地说,遇到这种情况很正常。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你是那个老板,企业小但还缺人,招聘时开出的条件即便有点儿水分也不能算过分。而从一个新人的角度上说,你在自己的这段工作期间,学到了什么?为企业做了什么?如果不能有效地进入角色,而却总是对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这样的职业心态对你今后的职业成长无疑是有害的。你说到每天的事情不多,是否意味着你的工作状态相对被动消极啊?作为一个新人进入职场,首要的就是尽快适应新环境,要“眼里有活儿”才行。如果总是在那里闲坐着,等着人家来安排你,这样的状况你自己不满意,企业的其他人大概会更不满意的。

看得出来,你的心中有些怨气,牢骚太多。这也许是当今年轻人普遍的一个弱点吧,总是把生活和职场想的过于理想化了。幻想着“自己出校门后的第一份工作就很理想,人家对你都要非常热情,工作环境和各种待遇超出预期,领导和同事对你也是礼貌有加、赞誉不断。”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你的“出师不利”可能对你今后的成长并非是件坏事呀。你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调整心态,那些不如意的事情其实都是你必须面对的考验,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企业中各种你并不了解的东西和技能。不要总想着“跳槽走人”,既然来了,就要努力把这个企业的事情搞明白。只要你的心态端正,也许过不了多久,你对这家企业的认识就会大相径庭的。尽管企业的人还是那些人,但你的眼中却有了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啊。

主持人:荒山牧人家人说发现目前企业里有一部分这样的现象,少数女员工在经济危机时选择了怀孕,一来为了保障自身的职场安全(不会被裁),另外也是趁经济和就业形势都不好这段时间来生孩子,以减少职业牺牲和风险系数。两位专家,对于这一做法有什么看法和评价呢?这一思路是否值得年轻的职场女性借鉴?

    雪松:我的观点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如果自己的家庭建设本来就有这个打算,在这个普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了却这个“任务”当然无可厚非。但我认为也大可不必抱着一种投机的心态,以为错过了机会就可能会遭受多大的损失似的,我觉得那样似乎有些绝对化了。在进行这样的选择时,我觉得不应该过于简单。首先应该考虑到自己在这家公司的职业竞争力究竟怎样,如果本来就被人视为“鸡肋”,即便因“生产”躲过一劫,恐怕以后也很难避开被裁的厄运的。毕竟优胜劣汰是企业维持健康生态的自然规律,如果不把心思放在如何提升自身的职业竞争力上,总想投机,这样的小聪明是很难保住自己的饭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