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的虚无主义


 

  题记:十二月底,看完戏随手写了一篇,后来就忘记了。今天翻出来,放在博客上吧,反正也就是个胡言乱语。

 

            精巧的虚无主义

               ------赖声川《暗恋·桃花源》观后

 

    首先我要声明,本文不是所谓的文学批评,而只是一个观众的感受而已。人民网岁末联欢,推出了话剧《暗恋﹒桃花源》,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这是我看到的对赖声川的最好诠释。和专业团体相比,这些业余演出家们引人入胜的表演,的确是一个视觉和感官的享受,看来有文化和没文化还是不一样。

      赖声川是柏克利的才子,据说柏克利出身的戏剧家们很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所青昧。它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时尚。

    从一个观众的角度来说,我一直认为现代戏剧是极端主义和彻底虚无主义的传声筒。《暗恋﹒桃花源》坚定了我的这个想法。这台剧讲了两组不同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通过精巧的解构与语言分析,将人的价值分解成毫无意义的呻吟与无奈。在这个戏剧世界里,婚姻、爱情、家庭、亲情实际上失去了任何意义。人生成了一个凄凉的意识流,一个连愚蠢也谈不上的机械的动作与语言。这样一种所谓的由文本而不是由个人所产生的特殊的文本结构,不仅是无作者思想,无主体知识,无同一性理论。实际上告诉我们的是人生无任何意义,无任何价值。从而将人生还原成了动物的求生本能与求生策略。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个人不必对任何事情负责,个人就是个人,你受到恩惠应该,你受到伤害活该。

    我讨论这部作品,是以大家都看过这部作品为假设前提,所以不对这部作品作详细的文本分析了。

    实际上从解构主义(结构主义)、语言分析产生以来,这个开始试图冲破某种思想牢笼的思潮,本身已经成了专制主义的牢笼。语言的无意义变成了生存的意义。人的生存还原成了动物本能。甚至不如动物。所谓狼不吞噬同类,人却戕害兄弟。这种哲学成了极端个人主义者与彻底虚无主义者的最好武器。二十一世纪的戏剧就是受到这个思潮的毒害。

    这种虚无主义和个人主义不仅横行于文学艺术界,而且横行于经济政治界。台湾的自由派精英们受到的就是这种美式教育。在他们的辞典里,贪官不是贪官、罪恶不是罪恶、正义不是正义。从名嘴访谈里可以看出,他们对某种事物、某种思想与概念、不是从是非出发去进行分析,而是不断地解构。结果真假是非成了混乱不明的一锅粥。亏的台湾人民还有分辨力,不会受到这些所谓知识分子的残害。当然,台湾的民主在中美两个大国保持现状的保证下,最终会像台北的牛肉面老汤,等政客和名嘴都烂掉了,这个老汤也就熬熟了。算一句玩笑话吧。

    联系到《色戒》的风行,可以看出这种观念一脉相承的思想套路。家既然没有了意义,国自然什么也不是了。所以在台湾成长的一些人非常热衷于汉奸及其文学,也就不奇怪了。你看阿扁庭审时控辩双方的律师,一个个道貌举然,一个个声名卓著,在他们的辩论中,你什么都可以看到,从机关算尽到生动雄辩可谓五色斑斓。只有一个东西不见了,那就是老祖宗所留下的礼仪廉耻。

如果说无止境的数学分析能引导人走进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花园,过度的语言分析可能正在把你领入僵化、呆板、偏执、愚蠢、专制、虚无的死胡同。所以我认为虚无主义是知识分子贱卖自己的最后一个护身符。

For he is the kind of man

Who is always thinking about the cost

 (proverbs 23:7)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