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通则
*有问题?什么问题?
我已经养成习惯,当心里有数「我们画图可以解决问题」,首先会冒出三个问题:一,什么样的问题?二,怎样的图形?三,谁是「我们」?
先谈问题本身。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图画呈现?答案是,几乎都可以。图画能表达复杂的观念,把大量的信息提纲挈领,便于我们看到和了解。商业议题、政治僵局、技术瓶颈、组织对立、行程撞期乃至人际关系,举凡世上的各种疑难杂症,都适合透过图像呈现以谋求对策。
我既然是个生意人,成天跟生意人打交道,针对的问题多半以商业为主:让一组人马了解系统如何运作,明白自己在体系中的地位,协助决策者明了自己的想法,改善他们的表达方式,了解市场,评估产品的改变可能衍生的市场效应。
这些问题通常会牵涉大笔钞票,也会影响很多人,需要多年的历练才能拿捏个中分寸,于是,往往把这些问题视为商业的专精领域。其实不然。透过视觉的思考模式,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一些通则。商场上如此,日常生活亦然。
以宏观的角度,绝大多数的问题都能归纳成下面几类。
* 问题的六大类(六个W)
1. 人与事的问题
Who & what 牵涉物品、人物、角色的问题:
.我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我该如何自处?
.谁在负责?哪些人牵涉其中?各人的职责分配为何?
2. 多少的问题
How much 衡量和计算的问题:
.我们库存的A产品是否足够应付到某个时候?
.还要多少才足敷所需?假使这里增添一些,那边能否少一些?
3. 何时的问题
When 排程和计时有关的问题:
.先推出哪项产品,接下来是哪一项?
.许多工作有待进行,预计哪时候全部搞定?
4. 何处的问题
Where 方向和配合的问题:
.现在去哪里?往这里没错吗?还是该换个方向?
.怎样把过程拼凑起来?哪些事情排在优先,哪些可以延后?
5. 如何做的问题
How 事情相互影响的问题:
.假使这样做会有何后果?换个方式又会怎样?
.如果换个做法,结果会不会不同?
6. 为何的问题
Why 看到大局:
.我们究竟在干嘛?为了什么目的?这样做对吗?还是该换个做法?
.如果需要改变,有什么选择?如何挑出最佳的选项?这些年来,我都运用图像来解决上述六大难题。六个W看似单纯,却能涵盖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