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


l         成本 核算的原则要求

l         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

l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会计帐户

l         制造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一、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

 

1、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算:成本核算;  管:企业经营管理

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生产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正确划分本期生产费用、期间费用和下期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正确划分不同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先归集再分配计入

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

      当期生产费用合计=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3、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4、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5、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

1、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 (称之为要素费用〕

要素费用: 材料费、燃料费、动力费、折旧费、工资费、福利费及其它生产费用。

2、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成本项目: 要素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而划分的项目。一般包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制造费用等,可根据需要加以调整。

3、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方的法分类

  直接(计入〕费用:可分清哪种产品耗用,可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

  间接(计入〕费用: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间接费用先归集再分配计入成本计算对象〕

4、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营业费用(销售费用或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三、制造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1、制造成本法  (现行会计制度,1993年开始实施〕:产品成本仅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和制造费用等生产费用,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完全成本法(1993年前〕:产品成本不仅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和制造费用等生产费用而且包括期间费用。

  3、变动成本法 (成本管理会计范畴〕:产品成本仅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和变动制造费用等变动生产费用,而将固定制造费用也列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4、三者不同之处

三者产品成本(存货成本〕内容不同;

三者损益表排列方式不同;

三者计算出的损益不同。

       

四、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审核生产过程发生的各项支出,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以及应计入生产费用还是期间费用。

正确处理支出、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划分当期成本费用与下期成本费用〕。

将应计入当期的生产费用,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

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五、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帐户

基本生产成本帐户

     应按产品品种或产品批别、生产步骤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帐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辅助生产成本帐户

      应按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产品品种或劳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帐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制造费用帐户

       应按车间、部门设置明细帐,帐内按费用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废品损失帐户

       应按产品品种设置明细帐,帐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以上均为一级帐户,基本生产成本帐户、辅助生产成本帐户也可作为生产成本帐户下设的二级帐户,视企业管理需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