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源丰度是指人才资源质量与数量的乘积。科学地分析和评估我国军事人才的资源丰度,是正确制定军事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从人才资源的角度看,军队的整体素质,主要是指科学文化水准。而一支军队的科学文化水准,又是透视一个国家和民族人才资源丰度的窗口。报载,到1997年,我军具有大专以上文凭的干部已由80年代的10%上升到62.5%,文化层次提高之快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调整一下比较的参照系就会发现,我军正面临着外军军官高学历化、“白领化”的冲击和压刀。美军军官100%是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硕、博士研究生达到38.4%,高级军官专家化的趋势十分流行,美海军1981—1982年晋升的将官中,专业技术军官占39.4%。意大利军官的文化起点为硕士。俄罗斯军官98%受过高等教育,指挥军官全部大学本科毕业。 日本和印度军官都具备大学文化程度。
我军与外军在科学文化水准上的差距,与所在国家军事人才资源丰度呈正相关关系。我国是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的农业国,从军事人才的资源总量看,12亿多人口,70%以上在教育文化落后的乡村,文盲、半文盲率为15.8%,占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强,比150年前美国22%的文盲率只低了不到7个百分点,人力资源总量中军事人才丰度偏低。再看居民每万人口中在校的大学生数,美国80年代超过500人, 日本80年代达到200人;前苏联80年代为193人'我国1987年为18.6人(含成人高校在内为36人),1996年为47人。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并不充裕的潜军事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我国既是绝对人口大国,又是相对军事人才小国。
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社会变革中,由于价值取向的变化和利益的驱动,受到良好教育的社会青年进入军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由于我国的独生子女已经开始进入成人期,“谁来保卫2000年的中国”的预警已成为严峻的现实. 这甚因素无疑都加剧了我国军事人才资源丰度偏低与军队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认清国情是正确制定发展战略的前提。只有清醒地正视我们面对的现实,才能促使我们通过调整宏观国防政策,增强军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进入军队的人才层次;才能帮助我们转换固有的思维模式,广开进才之路,依托国民教育拓宽军地并
举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路子,才能根据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通过深化国防教育和调整优抚政策,把兵员征集重心向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倾斜,提高我军兵员的总体素质;才能促使我们更加自觉地在大局下行动,支持国家进一步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尽快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包袱转化为可观的人力财富,从根本上为军事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雄厚的基础。
军事人才资源丰度:一个不容乐观的话题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