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开始练吧!
今天与同学们聊聊我们走向社会时需要大写特写的五种能力。
坦诚说,此话题不轻松!这要考我们一生的功夫。
我们就开门见山谈吧!
这一生需要的五种能力同学们必须得慢慢的具备才行。
是哪五种能力呢?
一是自然能力;
二是技术能力;
三是知识能力;
四是与社会和人打交道的能力;
五是人的胜利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自然能力就是指你健康的能力,吃、喝、拉、撒、睡,就是人的自然能力。
吃得好、睡得好意味着你身体健康,但是并不意味着你能做出更多的事情来。所以我们还需要获得很多的其他能力。其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技术能力。
对于一个有知识的人来说,什么叫技能呢?比如说早期的陈景润教授,各位同学的父辈都应该知道他,陈景润研究数学,研究歌德巴赫猜想,最后成了全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之一,获得了终身的荣誉,这就是知识技能,拥有技能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能自尊、自爱、自信的活着。
今天,你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是人力资源专业、机械制造专业、营销专业、信息通讯、电力专业等等,这至少也表明你知道此类专业的许多概念,你或许有几个月的实习经历,你也可以把这些当作是你的基础技能之一。随你怎么想,都行!
你要想自尊、自爱、自信的活下去,你就必须更具备更多的技能,你可以用此能力来换取世界上你自己所需要的资源。
当然,你也可以将此理解为权利、金钱、美女或是别的什么,那也是你对知识的理解,随你便。呵呵!
有一技之长的人永远是富有的。
研究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一技之长。
有了技能,再考虑进一步的知识。
我们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份良好的工作,但是许多大学生却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上学的过程中,没有掌握一技之长,而且这一技之长事关我们将来立足于社会所必需的。
知识本身是没有用的,只有把它用于社会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这样,还要不要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当然很必要,通俗的对知识的理解是,说文科的同学要学习理科的知识,理科的同学也要学习文科的知识,这也没错。
但是要知道,我们正常人都有两只眼睛,一只眼要看书本知识,一只眼要看大千的社会知识。
毛主席说过,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说得再明白不过。
对知识,我们了解得越多、越全面越好。
但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众所周知,所有国家把最高学位称作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英文叫Doctor of Philosophy,翻译过来就是哲学博士,哲学意味着智慧,以为这是人生更加幸福的学问。
就是说,我们学习的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智慧。
没有智慧的人生是灰暗的人生,没有洞察力和判断力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因此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我们周围的事物、对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做出自己智慧的判断。
如果再把它加到技能中去,这样就既有技能,又有了判断能力。当你进入社会的时候,社会一定非常欢迎你,以为你是一个既有智慧又有能力的人。
有了技能以后,人就要走入社会,而走入社会后马上就会遇到下一个问题,那就是与社会打交道的问题。
我们的大学生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比较弱,这一点,同学们不会不同意的,因为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从来没有真正的走进过社会。
实际上具有与人打交道的能力非常重要。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要学会与群众(或狼众)的生活。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它必须认识到群体的力量的重要性(建设性与破坏性并存的意思),并且要学会如何利用群体力量。
人要成就大事,首先要勇敢,其次要能团结别人一起做,也要有能力与意志排除自己身上的缺点,将自己变成一个强大的人;还需要练一种大的谅解能力,学会谅解社会的缺点,学会谅解别人的缺点。
但必须对自己苛刻,就是说,永远不要谅解自己的缺点;当你的眼光很远很大的时候,你眼前的烦恼和痛苦就不会影响你对自己未来目标的追求。
一个人还要具备心理承受能力。
什么是心理承受能力?用一个简单的比喻说明,新东方的俞敏洪说过,就是给面粉加水,一揉再揉,一下揉下去,揉了千遍万遍后,原前易散开的面粉就再也不会散开了。你把它拉长了,他也不会三家,只会变成拉面,这是因为它有了韧性。
人进入社会的过程就如同一团散沙般的面粉,被社会不断的搓揉,最后变成非常有韧性的面团的过程。
蹂躏、折磨、压迫等词是形容对人的某种考验,在这种考验下,如果你能炼出来了,那么将来遇到了失败、痛苦,你就能承受,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你就承受不起人生的重重压力。
同学们一定得牢记,人生的重重压力就在眼前瞅着你,你无可选择!若你是瞎混一生,那么此条与你无关。
所以说人最重要的是要锻炼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确立目标的能力,锻炼自己竞争的能力,锻炼自己的技术能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胜利承受能力,为了一个目标去拚命的奋斗,最后取得成功。
如果没有这些能力,即使将你放到社会的最上层,你也会被别人一脚踹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同学们,你已到了人生的练兵场,开始有节奏的操练人生吧!
祝同学们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