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辱观百题问答》
40、在校学生如何实践“以服务人民为荣”?
【答】在校学生正是学生知识,掌握“服务人民”本领的时期,尚没有到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时候。但是,“服务人民”作为一种人生价值的选择,对于在校学生来说也是必须面对的,而且正处在一个极其关键的时期。要正确认识“以服务人民为荣”的丰富内涵,自觉抵制和摒弃西方实用主义者和存在主义者腐朽的人生价值观。首先,要树立“为人民”而学习的观念。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升学、考名牌大学;不是为了将来挣大钱、买轿车、住别墅,出人头地;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追名逐利,腐化堕落。学习是为了更多地掌握“服务人民”的真才实学和本领技能。第二,要自觉培养待人以诚,尊重他人的爱心,做到关心同学,帮助同学,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像雷锋那样“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助人为乐,热心公益事业。第三,帮助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实践“以服务人民为荣”,不损人利己,不损公肥私,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第四,自觉、主动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榜样和典范,端正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1、怎样理解“以背离人民为耻”?
【答】这里的“背离”是指背离了“服务人民”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背离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社会强调公民既是服务者,又是被服务对象,而“背离人民”的人只想做被服务对象,而不想做服务者,只要别人我他服务,他不为别人服务,“人人为我,我还为我”。“服务人民”与“背离人民”是对立,分水岭在于如何对待“人民”。前者心里装着人民,凡事想着人民,工作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后者心里只有私利,凡事想着享受,工作依靠“嫡系”,一切为了自己。一个“背离人民”人,对同志不尊重、不爱护,对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当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不惜损害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千方百计维护自己的私利。这种人活着就是为了自己,就是为了“享受”人生。他们一旦掌了权,就会忘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要为人民”,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考验,抵不住权力、金钱、美色诱惑,或者趋炎附势,嫌贫爱富,对富商大款笑脸相迎,对人民群众冷若冰霜;或者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对群众的疾苦麻木不仁;或者以权谋私,欺压百姓。他们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背离了人民,置党的事业与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当官做老爷。这些人最终必将被人民所唾弃,陷入违法犯罪的泥坑。
42、怎样做到“以背离人民为耻”?
【答】首先,要树立“主体意识”,才能正确分辨哪些是“背离人民”的言行。每一个公民都是“人民”的一员,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人民在总体上占有和享用社会劳动的成果,同时人民通过自己的劳动服务来提供这些成果。凡是危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言行都是“背离人民”的言行,都是可耻的,是应该坚决反对的。第二,要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思想观念的侵蚀。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所说的“经济人”理论,他们把人假设为完全是自私的,鼓吹活着就是为了“获得私利”,就是为了“享受生活”。西方的实用主义者把人生价值仅仅视为主体范畴,把人生价值看成满足个人的“愿望”、“需要的满足”和“情感的需要”,鼓吹“唯我主义”的人生价值取向,说什么“只要能挣大钱就好,不管手段的低与高”,说什么:“为革命太空,为理想太远,为别人太傻,为自己最实惠”。西方的存在主义者把人生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割裂开来,竭力夸大人的内在价值,鼓吹“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奋斗”,强调个人至上、个人绝对自由。为了实现“享受人生”的人生价值,为了追求金钱,不择手段,坑、蒙、拐、骗、偷、诈、抢无所不用其极。任何社会的人都存在“奉献”和“索取”两个方面,西方腐朽观念的根本错误就在于鼓吹人们只“索取”不“奉献”。试想,当“索取”超过“奉献”的时候,社会还能存在和发展吗?第三,要勤于思考,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对“背离人民”的言行产生“抗体”。假如我们的青年都把“享受人生”作为人生的最终目的,那么按照逻辑推理,只要不妨碍自己享受人生,则腐败与我何干?矿难与我何干?邻居失火与我何干?路上有人强奸杀人与我何干?久之,就会成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人。第四,自己决不“背离人民”,朋友和家人有“背离人民”的言行,要劝阻,要态度鲜明地予以反对。人人从我做起,从自己身边做起,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就会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