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7会受欢迎吗?
(Windows 7能够力挽Windows发展的颓势吗?)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席
陆首群
值此Windows 7
RC(候选版)发布之际,微软在全球发动了狂热的宣传攻势,微软的粉丝也不遗余力热捧Windows 7,微软并豪赌Windows
7上网本。此情此景,让我想起2006年底Windows
Vista推出之前的一幕,当时似乎也把Vista捧上了天,说Windows Vista是Windows操作系统发展的里程碑,曾几何时(大概不足三年吧!),今天连微软的高层也认承:Vista是一个失败的版本;遭受企业客户抵制;Vista在中国遭到冷遇。《PC World》杂志在不久前发表“迄今为止最差的10个操作系统”,其中微软入选的占4个,即Windows
1.01(1985)、MS-DOS4.0(1988)、Windows
Me(2000)、Windows
Vista(2006)。
2002年4月,Bill
Gates在西雅图宣布,微软即将推出新一代操作系统:长角(Long horn),这是由微软第6研究室于2002年9月完成的,准备并开发了近10年时间,原定于2004年初(或年中)正式发布,后来一再推迟,最后似乎不了了之。有人告诉我,微软在开发Long horn时遇到了巨大困难,当时微软CEO
Steve Ballmer说:“我们正在啃一块硬骨头”,几位微软执行主管说:“Windows的复兴就在于开发Long
horn的核心技术—‘非结构化文档系统处理方式和虚拟化数据存储搜索管理系统’的成败”。2003年5月12日,知名的开源软件资深专家Colin McCormack(听说他现在被邀担任Ubuntu内核组负责人)在给我的信中谈到:“微软不具备真正的创新能力,他们缺少Long horn必要的核心技术,他们浪费了10年时间,微软至今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处理非结构化文档问题,他们总是设法用自己现有的技术和产品来解决新的数据存储与搜索的要求,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他们过去注重桌面,但对工作组、网络的解决能力显得十分有限”。
前年我曾问微软首席研究和战略官Craig Mundie,Long
horn是否无果而终了?Long horn与Vista是什么关系?Mundie先生回答我说:微软今天还在执行Long horn,Long
horn是战略规划,Windows Vista、Windows
7、Windows 8都是基于Long
horn战略研究成果的战术计划。
这样说来,Long
horn已经执行了约15个年头,Long
horn的战略研究是带有其先天性缺陷的(当然我也相信,微软在其漫长的开发过程中也纠正或解决了不少问题)。微软在2006年推出Vista,是否要体现Long
horn尚在并未消失,向世人有个交代!?Windows Vista发布后,用户在体验中感到的主要问题是:1,结构臃肿(内存2-4GB,由于内核庞大、臃肿,复杂度增加,影响操作系统的稳定性),2,对硬件要求很高,3,兼容性差(对硬、软件的兼容性均差,特别对使用量大、受到用户欢迎的Windows XP的兼容性也差)。
Windows 7是Windows
Vista的后续版本或升级版本,鉴于Vista面市后遭遇巨大挫折的教训,现在微软在推出Windows 7时再也不敢夸耀它是操作系统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但确实寄希望于Windows 7来扭转困局。当时Craig
Mundie在谈到未来的Windows 7时,首先的目标是消肿,说Windows 7要执行Minwin的“瘦身计划”,争取内存达到25-40MB;预期Windows
7将于2010年发布。可事实上Windows
7并未执行Minwin的“瘦身计划”,现在的Windows 7内存1GB(在32位CPU时)或2GB(在64位CPU时),Windows
7如要运行“XP模式”(以扩大兼容性,这似乎是必不可少的),则系统内存需要2GB。
当然Windows
7在性能、易用性和兼容性方面做了很多改进,在发布Beta测试版阶段,微软改正了大量“Bugs”,特别注重用户体验,也收到广大用户的积极评价和交口称赞;在公测期间约有100多万人参加Windows 7 Beta测试版体验,报告总数达50多万个Bugs。这都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史上空前的。但必须指出,Windows 7消肿的目标并未实现;Windows
7是在Windows Vista架构的基础上开发的,对硬件有很高要求(与Vista基本相同);在与硬、软件兼容性上虽然做了很多改进、完善的工作,但在与Windows XP的兼容性上还是没有解决得很好,因此就有“在Windows 7上运行‘XP模式’”的一说;Vista可以直接升级到Windows 7上,但XP要升级到Windows
7上或XP用户在升级中要保存全部数据,就会遭遇繁琐的程序,费时费力。有人说,Windows 7比Windows
Vista速度快,但据美国《计算机世界》评测,对各项速度快慢进行比较后发现,均不超过5%,如果差异是在这个范围内,人们是感觉不出来的。有人说,Windows 7发布Beta测试版时,反应热烈,趋之若鹜,到将来正式版上市时,因兼容性问题,用户在采购或升级时会很谨慎,加上现时经济衰退的环境,Windows 7的销路可能受阻。
微软推出Windows
7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作为Windows系列的制高点(或升级的目标版本),二是为上网本提供操作系统配置。
要真正理解上网本的市场定位。我认为,上网本要加强上网功能,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开放的、免费的、由第三方开发的各种应用程序(资源),可以删减一般的笔记本功能;要优化“联结(Connecting)性能”,简化“处理(Computing)性能”。Windows 7像其他Windows桌面操作系统一样,处理性能强,联结性能弱,所以Windows 7如不加改造,配置Windows
7的上网本将没有多少优势。将Windows 7的6个版本全部作为上网本的配置,我过去就指出:这是“忽悠”,无此必要;微软为上网本主力版本配置Windows 7(Starter,初级版),但这个版本是功能限制的版本,只能同时打开三个应用,无怪乎Intel、宏碁要提出质疑;另外,为上网本配置Windows 7的OEM价是多少?过去Windows
XP(家庭版)定价为15-32美元,一度还下降到3-5美元(低价策略给微软业绩造成重创,23年来微软的盈利状况首次下降),将来Windows 7能坚持低价策略吗?低价策略对微软可是“双刃剑”!Mark Shuttleworth(Ubuntu)曾估计,高档版本的Windows
7 OEM开价大约要300-500美元(不具竞争力);而低档版本的Windows 7,为了与Linux争地盘,能维持在3-5美元(OEM价)水准上吗?我看不能!如果提升到15-30美元时,微软还会有竞争优势吗?有人说微软在“冒险”,参与一场“豪赌”。我看其前景尚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