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新趋势 理性+务实
一直以来,大学生创业都是社会比较关注的话题,很多大学生也把创业当成就业无果后的一个尝试性的选择。那么,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就业岗位的减少和就业机会竞争的加剧中,大学生又对创业持什么心态?周围环境对他们的支持力度又如何?为此,《创业家》杂志联合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借助以样本库在线调查的形式,于
此次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大四学生占接受调查总人数的37.4%;研究生站19.7%;大三学生占17.7%;其他为关注自己前辈命运的大二和大三学生。调查结果显示,与前几年相比,目前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已经出现了令人深思的变化。
40%在校学生有创业想法
在本次调查中,当被问及“你们同学之中有想创业的人吗?”,65.5%的大学生回答“几乎没有”,这可能与大学生本人的心态及目前的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另有34.5%的同学表示,在自己周围有创业的同学。
其实,大学生中,有近40%的同学还是有创业想法的,就是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把创业当成实现自己价值的唯一途径。22.1%的同学是在无奈下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原因颇为残酷:“就业困难,被迫创业”,在这部分同学中,似乎创业就是找不到工作后唯一的出路,但丝毫没有考虑到自身连就业关都难突破的情况下,如何去承担创业所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所以,即便有想法,恐怕也是“美好”的想象。
来自家人的支持力度大于学校
学生创业,虽说是大学生自己的选择,但是来自外界的因素多少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这方面,学校和家长的看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动作。本次调查中,有50.4%的学生表示如果自己有了创业的想法,学校的态度是不鼓励不限制;只有30.1%的同学表示学校很重视。而在学生自己的父母方面,得到的支持力度则明显高得多。因为大部分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表示,自己一旦有了创业的想法,就会得到家里人的支持,持这些观点的占57.5% ,且这部分同学没有过创业经历。
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内找机会
除了有想创业的动机外,从事“与自己领域相关的技术项目”是想创业的大学生们比较推崇的一点,且这部分学生会优先把目光投射到校园的周围。或许,在他们看来,自己比较熟悉行业或者产品的才会更有成功的把握,成功率会略高一些。这也是目前大学生产生创业想法后比较理智的一部分群体。因为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已经明确意识到,大学生创业除了激情,最重要的就是“对自身和环境的认识”,其次才是资金。而在创业之初就选择自己熟悉领域进入,成功的机会才会更大。
从鼓励大学生创业到鼓励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社会各方的支持也呈现了多样状态。因为关系到自己未来的发展,大学生看待创业也愈发理性。虽然有部分幸运的大学生在走出校门或者未走出前就找到了工作岗位,这应该说是大学生凭自身能力就业的积极表现。但是,大学生就业情态依旧不容乐观,无论靠创业来就业,还是依靠创业来描绘自己的前程,都可以感受出,大学生们面对真实的市场环境,关于创业与发展的态度越来越务实了。也许,当“创业”变得司空见惯的时候,也是中国经济走出低谷,开始新一轮腾飞的起点。
(数据来源:北京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