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鬼谷子《十八条戒律》的管理学解读(三)
王一博于2009年5月1日贵阳新添寨
鬼谷子提出想取得难得之物,盖世之名,必须困身承志,倍味甘辛。欲达其志必须制欲,破除财色二念,用心修行。后人又提出十八条戒律:
1.意与神会,宇众合一。 2.减欲修神。3.体认生命,恪守生活规律。4.自强新生,敬业乐群,蓄精储锐,奋发向上。5.行道济世,行狭仗义。6.温柔宽忍以待人。7.向善保定,积极进取。8.心灵纯洁。9.不自我表彰,而求整体完善。10.不居功。11.去物欲。12.珍重踏实,以智为事。13.纯朴克己,心灵专一。14.观察入微,知机用功。15.爱世救人,普渡众生。16.不囿于世俗,而能随遇而安。17.入世导化,不求享受。18.反濮归真。
七、向善保定,积极进取。
“向善保定,积极进取”是要求企业家把已经做好的事情,标准化下来,稳定下来,并积极地把它做得更好。“向善”者,走向成熟,逐步完善也。“保定”者,就是把成熟的、完善的稳定下来,就是用标准化的手段稳定下来。“积极进取”就是把稳定下来的标准化,通过不断的创新,再予以突破,并形成新的成熟的、完善的,再用标准化的手段稳定下来,并不断地用这种模式让企业发展下去。
八、心灵纯洁。
“心灵纯洁”是要求企业的运作和管理要透明。在透明中体现公平、公正、正义、光明的企业行为。这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对社会的透明,企业的运作要与社会进行高度合作。所以,企业的运作对社会要有透明度,即使企业有保密的事项,也可以公开告诉社会我也有秘密。光明磊落也是企业的高贵的形象。二是对管理部门的透明,管理部门有权知道企业的运营状况,这既是企业的义务,也是管理部门的权利。三是对员工的透明,企业员工都希望自己的企业的内部环境是一个公平、公正、正义、光明的环境。在企业内部营造“心灵纯洁”的运行环境,可以大大地抑制企业内部腐败的滋生。
九、不自我表彰,而求整体完善。
“不自我表彰,而求整体完善”是要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要共同完成企业的目标,并使之完善完整趋于完美。企业内部需要实现管理的一致性要求,为了一致性必须打破本位主义,而求一致性的整体完善。“不自我”者,不本位也,“表彰”表现,张显,张扬也。自我张显张扬肯定消弱了整体,破坏了一致性。在企业运作过程中消弱了整体,破坏了一致性是不可取的,是不能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