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国王的邻居是个“钉子户”》


    前几天,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题为《国王的邻居是个“钉子户”》的文章: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有一次在行宫上远眺波茨坦市全景,视线却被紧挨宫殿的一座磨坊挡住了。如此不合时宜的“违章建筑”让这位国王非常扫兴。他想以一种公道的方式来解决。于是派人前去与磨坊主人协商,希望能买下这个磨坊。几次协商,许以高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没用;警告威胁领袖安全,影响伟大祖国形象,也没有用。面对这样一个“钉子户”,终于龙颜震怒,威廉一世派警卫人员把磨坊拆了。  第二天,磨坊主把国王告上了法庭。地方法院不但受理了,还居然判威廉一世败诉。法院判决皇帝必须“恢复原状”,赔偿由于拆房子造成的损失。威廉一世贵为一国之君,拿到判决书也只好遵照执行。

  后来威廉一世和那个磨坊主都归天了,而这间磨坊却已经成为德国司法独立之象征,世世代代保留下来了。历经了多少个统治者,一直到现在,那个磨坊--德国司法独立的象征,代表了一个民族对法律的信念,像纪念碑一样屹立在德国的土地上。执法,应该是社会维护公平、公正的天平。可是,现在的种种执法腐败现象总是让我们悲哀,让我们失望。原因是有些执法者拿着百姓的血汗钱,却不为百姓做主,甚至还要欺压百姓。现在有了《行政许可法》,可是谁又真正能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去执行呢?就说动迁吧,政府行为,你迁也得迁,不迁也得迁。如果敬酒不吃吃罚酒,不但要强行拆掉你的房屋,如果不老实,警察还要把你铐起来,甚至以妨碍公务之名把你投进监狱。

  现在之中国,法大还是权大的问题还远没有真正 解决。能像德国威廉一世皇帝那样老老实实地服从法庭的判决,在当今之中国,恐怕连一个乡长、村长都很难办到。作为一个在基层工作的普通干部,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法制建国道路是多么的艰难,特别是能达到真正的司法独立,时日是多么的遥远!

  老百姓大都有切身的体会,越是到下级,办件事情就越难。许多基层干部想的是如何升官发财,如何以权谋私而根本不管百姓的利益。如果真的出了重大问题,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了损失,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才能不让上级知道实情,于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无所不用其极。其无耻之行径竟然慢慢变成了一种社会风气,那么,只有出了人命关天的大事,中央领导批示了才能解决就不足为怪了。

  老百姓都感觉到,现在的法律不少,可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比比皆是;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件不胜枚举。所以,中国不需要什么包青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靠好制度,靠法治而不是人治,如德国威廉一世皇帝败诉给一个平民百姓的故事,就是全世界历代法治的一个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