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手术”能否让克莱斯勒复活


美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430日宣布,由于无法与部分债权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公司将将根据《破产法》第十一章规定申请破产保护,而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一时间对克莱斯勒选择破产程序表示了支持。这样,84岁高龄的克莱斯勒取代最有可能破产的通用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推上破产保护手术台的大型汽车制造商。

事实上,按照奥巴马政府的算盘,克莱斯勒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实属迫不得已,但绝非最坏的选择,而是籍此加速结束美国汽车业危机的“次优道路”。就危机的严重性而言,外界一直一直被业界视为第一个走入破产手术室接受“休克疗法”的汽车制造商,美国政府对克莱斯勒与其债权人最终就债务削减问题达成协议抱有很大的希望。根据此前达成的“现金换债权”的初步协议,430日前,克莱斯勒必须说服债权人接受20亿美元现金,以核销克莱斯勒69亿美元的债务。克莱斯勒的债权人及有关各方29日夜间就债务重组进行了拉锯战的谈判,并与主要的债权银行达成了削减债务的协议,但是,尽管美国政府将现金对价又原来的20亿美元提至22.5亿美元,但是,持有少数债权的对冲基金最终拒绝了以22.5亿美元现金换取69亿美元债务的协议,走入破产保护,通过司法程序加速重组在美国政府眼里就成了克莱斯勒浴火重生的最好选择。

如果我们分析一下美国的破产法律的相关规定,以及美国汽车业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困境,乃至奥巴马政府对尽快结束美国汽车业危机的渴望,就会发现,选择克莱斯勒,并且让其选择破产程序在当下绝对是一个风险较小而可能导致多方都得益的局面。

首先,尽快结束美国汽车业的危机对于奥巴马政府的形象和政绩至关重要。奥巴马执政百日,尽管支持率创造了历史,但在挽救经济和增加就业上得分并不是很高,在当下“经济建设”高于一切的情况下,奥巴马政府急需通过解决汽车业的困境打破僵局。从目前来看,福特汽车本身的产品结构和销售业绩尚好,病情比较稳定,暂时没有生命危险,而第一大巨头通用巨额的债务和福利费用负担,基本已经被判了死刑,只等61日的大限已到宣告而已。处于中间地位的克莱斯勒就成了关键,拖的时间越长,一方面挽救的成本越大,另一方面,对美国民众的信心也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支持克莱斯勒的破产重组计划,美国政府宣布将为其重组提供80亿美元资金。将来脱离破产程序之后,随着公司重组的完成,美加两国政府还将投入45亿美元贷款,以帮助克莱斯勒重新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其次,破产保护程序可大大加快克莱斯勒重组的步伐。克莱斯勒重组的最大障碍,一是福利支出,二是65亿美元的债务,福利支出因为工会即将成为重组后公司的大股东而暂时解决,但债务问题的谈判因为对冲基金的反对而失败。《破产法》第十一章规定的破产保护程序最大好处有两个:一个是时间可控,重组过程只需60天即可完成,二是通过破产程序,可以摆脱沉重的债务,达到债务重组谈判所不能达到的目的。由于绝大多数的债权银行其实已经同意了债务重组协议,而对冲基金的少数债权在破产保护程序中将不再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尽管破产保护是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但相对而言,可以排除干扰因素,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引进菲亚特“战略投资者”,帮助克莱斯勒摆脱困境,实现重生。

第三,通过破产程序可以实现债务、股权和产品的一揽子再造工程。克莱斯勒在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的同时,亦宣布了和菲亚特的合作协议。意大利菲亚特的小型车技术将改善克莱斯勒的产品结构,降低能耗。根据此前设计的破产重组计划,克莱斯勒目前的主要汽车制造业务将被出售给一家新公司,新公司的股权结构为:由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UAW)旗下一只退休医疗信托基金将拥有克莱斯勒55%的股权,提供资金援助的美国和加拿大政府将合计持有10%的股份,而菲亚特初始持股比例为20%,并可有条件地增持至35%。这样,通过新设立的与原有的债务没有关系的“新克莱斯勒”,原来的品牌不仅得到了保留,由于新技术和产品的引入而增加了其竞争力,所以破产手术带给克莱斯勒的不是死亡,而是重生。

最后,我们可以看出,与通用沉重的债务和复杂的局面比较,克莱斯勒的手术难度远远小于通用,通用的债务高达300亿美元,福利开支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加之债权人对奥巴马政府介入债务重组谈判非常不满,重组的难度非常大,要想达成协议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考虑到破产程序本身具有不可预测性,如果重组失败,只能进入清算,一旦如此,则不仅在底特律,在全球引起的震动非常小可。奥巴马不用龙头老大通用“试水”破产保护程序,而率先让三大汽车制造商中的小弟弟克莱斯勒进行破产重组,风险和成本相对可控,可以绝对排除克莱斯勒被最终清算或被分拆拍卖的可能性。

由此,无论是美国政府也好,还是合作方菲亚特,乃至克莱斯勒本身,对于进入破产保护程序,谋求浴火重生都是心照不宣,通过破产程序,削减了近40亿的债务,最大的买单者将不是美国政府,而是债权人。同时,在美国学界认为美国汽车业应该消亡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大的失业震动,全球第一的美国汽车业放下架子,引进菲亚特的低耗能环保的小型汽车,为成本、技术和全球竞争力已经完全处于下风的美国汽车业打最后一针鸡血,唱最后一曲挽歌。如果籍此能够促使美国汽车业转型,总比和恐龙一样彻底消失要好很多。

应该看出,克莱斯勒宣告破产,只是美国政府解决汽车业危机的第一步,而且不是最难的一步。克莱斯勒的债务问题解决,有工会的妥协和绝大多数债权人的支持,博弈的过程简单而迅速。但通用不同,庞大的债务和难缠的债权人将直接考验美国政府的智慧。笔者认为,即使美国政府解决了克莱斯勒的问题,使其真的有了新的生命和动力,但恐怕不能据此就判断美国汽车业走出了危机。真正的标杆并不是克莱斯勒,而是通用,但通用目前的博弈局面,基本昭示着在61日前达成重组协议的可能微乎其微,美国汽车业覆亡的危险警报依然没有解除。

如果通用一旦真的完蛋,整个世界汽车业的格局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可否认,这对于中国汽车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笔者认为,中国汽车业而言首先想的不是去抢地盘,不是去重新分割全球汽车业的版图。如果不乘着年轻练就一副强健的体魄,在产品技术、成本控制和市场开拓方面积极应对,强大如美国三大巨头者,一夜之间轰然覆亡的教训就在眼前。

(东方早报自由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