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运行方向上,在基本面的利空消息积累产生一定的空头效应的情况下,对于后期的行情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当然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空间价格的波动总是一个常态,只是要确定的是波动的范围和频度。这属于一个对结构的认识问题了。
波动的形成结构上,总是以上下(正反)两个方面在既定的时间方向上运行。只是,在某一个时段,由于资金能量的堆积和释放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就会形成某个方向占据主导,而其反向占据辅助。只要能够把握住反向波动结构,就可以从转点阶段进行做空和做多的操作。对于做多,当然对应的方式就是买入和持仓。对于做空,对应的方式就是卖出和空仓。而在卖空这种交易结构中,决策的要点是时间管理。这都是笔者后期会逐渐讲清楚的东西。
笔者的策略,其实就是在中周期上进行波段交易的反向策略。需要用到的是反向指标体系。与趋势交易有相当大的区别。对于时间管理尤其重要。规范了时间管理就约束了风险。但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的要求告诉我们,技术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反向指标是可以用到短线乃至超级短线这些操作策略上的。只要认识达到了,交易效率就一定可以提高。
回到技术面:
1、资金指标上,月线、15继续向上趋向;周线、日线、60、30向下趋向;
月线处于高位区域;周线处于偏高位区域;日线、60、30、15分钟处于中位区域;
2、人气意愿指标趋向与资金指标一致。
3、空间:周五空间运行继续表现为小周期寻找支撑的状态;
4、时间:离重要的中周期时间之窗还有3天。
5、判定:当前日线表现为整理运行态势;周线也形成探底寻找支撑系统的走势。技术图形上仅有月线系统维持高位区域的向上趋向,但在日、周线的向下趋向带动下,出现趋幅走缓的迹象。日线与周线的上行结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这个大周期上矛盾信号一旦持续,将继续影响中周期的空间上升结构。由于日线系统上的持续整理回向,为小周期上的结构反弹奠定了基础。所以,小周期将有望展开一定程度的反弹结构。是否做这个结构,就取决于我们的技术识别能力。
6、操作上:中线继续观望。短线可在控仓的情况下适度低补,并确立快进快出的操作策略。操作节奏可以控制在60分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