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振兴规划(一)钢铁还需自身硬


 

我看振兴规划(一)
钢铁还需自身硬
唐冬梅
钢铁行业被称作是工业的骨架,钢铁行业是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出台的第一个行业。为什么会把钢铁行业作为这十大行业当中的第一个行业推出来?规划的出台会给它的发展注入什么样的动力呢?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其中国内粗钢消费量4.53亿吨,钢铁行业占全国GDP总量的4%,钢铁行业年利润2436亿元,占全国工业企业总利润的9%。钢铁行业与本次出台的十大振兴规划中涉及的其它九大行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钢铁产业在经历了长期粗放型扩张后,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蔓延,我国钢铁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产区快速下滑、价格急剧下跌、企业经营困难、全行业亏损的局面,短短的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钢材价格下滑了将近40%,这是有史以来钢铁产业稳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钢铁行业长期以来粗放型的这种增长方式,带来了一系列的深层次的结构性的矛盾,如产能过剩,特别是低水平产生过剩;产业集中度很低;布局不合理,产品结构不合理等等,这一系列的深层次的原因,被金融危机这个外因给触发出来了,即使没有金融危机,钢铁行业这么粗放增长,早晚也会来一次大的调整。
这次规划提出了八项工作任务,有十二项政策措施,非常有针对性,如加大了淘汰落后,促进技术进步,以及包括企业的联合重组,提高了淘汰落后的标准,从过去产业政策规定300立方米以下的高度,提高到400立方米以下;要培育形成几个5000万吨以上的这种特大型的钢铁企业等等,在提高产业集中度上都有明确要求。
提高产业集中度带将为我国钢铁行业带来什么好处呢?
首先,可以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其次,也可以提高企业的总体实力和竞争能力。再次,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如此,我们在铁矿石谈判,在国际市场的销售等等方面的话语权都将得到加强。2008年,我们因为铁矿石涨价,多支付了大约1500亿左右,如果按照2007年的价格水平,我们就不需要付这1500亿,但是我们的重点大中型企业,2008年的利润也只有800多个亿。面对6.6亿吨产能与钢铁产业振兴规划里面的预测的4.6亿吨的需求,不重组已经难以为继。
作为钢铁大国产钢最多的地区——河北,不可避免的将成为重组目标,2008630日,来自六个不同地区的钢铁企业整合在一起,河北钢铁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五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年钢产量超过3300万吨。面对随后到来的全球金融危机,集团却创历史最好水平,自20088月份至20091月份,集团累计出口钢材63.25万吨,出口创汇6.95亿美元,重组的力量显而易见。
当前,世界正在掀起第四次钢铁并购重组的浪潮,这种大规模的并购风潮也正在弱化我国钢铁产业的规模优势。我国现在需要淘汰的产能估计有1亿吨。靠什么手段淘汰它?淘汰谁?怎么来鉴别?毫无疑问,谁有落后装备就淘汰谁!联合重组的目的,是要优化布局,要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此次规划还明确了兼并重组的具体措施:如对大型钢铁企业跨省区市重组后的改扩建项目优先予以核准;对进行重组的钢铁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支持;解决重组过程中出现的富余人员安置工作等都予以明确。
从资源节约的角度,从节能减排的角度,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应该说是利莫大焉!从污染负荷这个角度看,1000万吨钢的烟粉尘排放量只相当于小钢铁的100万吨左右的小钢厂,淘汰一个100万吨的小钢铁,污染负荷在烟粉尘方面就能够放到新建的1000万吨的大钢铁厂,如果淘汰10100万吨左右的小钢厂,就是90%削减,综合效益,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国家利益都非常显著。
淘汰落后,显然是振兴整个钢铁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
但是,落后产能也有历史贡献,政府应该有一定的财政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