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矿物质与妊娠
1.叶酸补充
叶酸缺乏可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妊娠时叶酸缺乏可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发病率增高,还可影响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造成早产和低体重儿。叶酸缺乏是引起胎儿畸形主要是无脑儿、脊柱裂、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在补充叶酸后这些畸形可减少80%左右。目前推荐从妊娠前三个月至妊娠后三个月,每日补充叶酸0.4毫克。
2.孕妇补钙
钙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不仅影响骨骼、齿的形成、影响骨密度,而且钙是调节骨骼肌、心肌、平滑肌收缩及神经兴奋的重要物质,还参与凝血过程。钙与某些疾病有关如高血压、男性不孕、精子质量差等,补钙还可降低结肠癌的危险。孕妇缺钙可引起新生儿骨密度低,影响胎儿的骨发育。母亲钙摄入量高,乳汁中钙也较高,有研究报告充足的钙还可维持乳汁不减少。目前推荐孕期需摄入钙每日1200~1500毫克,哺乳期每日1500毫克。
3.孕妇补铁
铁缺乏可引起贫血,贫血可使工作及学习能力下降,在儿童可引起心理活动、智力的损害,认知能力降低。铁还和机体的免疫和抗感染能力有关,铁缺乏使抵抗下降,容易感染。孕妇缺铁除本身贫血外还可造成流产、早产、胎儿发育障碍和宫内缺氧,产褥感染率也增加。铁缺乏还影响维生素A、碘的代谢。目前中国居民膳食铁参考摄入量中建议孕中期25mg,晚期35mg,乳母25mg。
4.孕妇补碘
孕妇缺碘可造成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可造成流产、先天畸形、死胎。碘缺乏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胎膜早破等并发症比不缺碘的孕妇要多。胎儿严重缺碘时可有克汀病,表现为智力落后、聋哑、斜视、痉挛性瘫痪、粘液性水肿,侏儒等表现。新生儿期缺碘可造成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而影响智力发育。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孕妇和乳母为200微克/天。碘的安全摄入量是150~800µg/天,过量补碘可造成甲状腺机能亢进(称碘性甲亢)。 5.孕期补锌
缺锌可造成胎儿多种畸形,如染色体异常、脊柱裂、无脑儿等,还影响脑细胞的数量,因此孕早期应有足够的锌补充。妊中期一直至哺乳期缺锌可致胎儿及婴幼儿生长发育落后,也应注意补充。目前推荐孕早期补锌每日11.5毫克,中期、晚期为每日16.5毫克,哺乳期每日21.5毫克。
6.维生素A、D的补充
维生素A缺乏可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还影响骨质代谢,致骨膜骨质过度增生,骨腔变小,压迫周围组织,产生压迫症状。维生素A还有抗癌防癌作用。维生素A影响男性精子的生成及女性雌激素的分泌,维生素A缺乏时可致男性及女性不孕,怀孕后可使胚胎发育不良而流产、先天畸形和胎死宫内。维生素D缺乏可产生佝偻病、骨软化、骨质疏松。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孕妇为:妊娠中晚期为10µg/天即400IU/天,乳母也是10µg/天即400IU/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