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动用可控资源采取了多种救房市的政策,在各种房地产救市政策中,税收减免、现金补贴等经济类政策的刺激作用并不明显,刺激作用最明显的是购房入户(或购房落户)政策,尤其是特大城市的购房入户政策。
成都市从2008年12月实行购房落户新政到2009年2月已有2万3千人借此得到了成都户口。有一段时间,每天早晨六、七点(上班时间是九点)就有购房者到成都市公安局外面排队等候办理入户手续。武汉、天津、杭州等城市也出台了购房入户新政,对房地产销售都起到了明显的刺激作用。
购房入户对住房交易强大的刺激作用在情理之中,因为大城市的户口附加着教育、医疗、养老、市政工程等特别待遇,对于小城市或农村户籍的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东西。
但是,通过买房能拿到大城市户口的人毕竟只是极少数,并且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也引了一定的批评意见。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指出“购房落户与户籍改革目标背道而驰,把户籍当作一个吸引外来人员购房的工具,也是有失公平……有嫌贫爱富嫌疑。”
任志强对《经济半小时》的批评进行了猛烈抨击,他说:“难道《经济半小时》誓死也不愿意让农民有任何机会变成城市户口的城市人吗?”任志强还认为,购房入户是户籍改革的一种突破,是地方政府为改革做出的贡献。
另一篇《购房入户真的有失公平吗》的文章也以“改革”名义为购房入户政策进行辩护:“户籍制度改革总是从一部分人群的相对公平开始。买当地房屋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理应享受当地政府提供的各项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因此,购房入户不但没有不公,而且客观上也为打破户籍樊篱立了一功。”
为购房入户政策辩护者都会高举“户籍改革”的旗帜。那么,购房入户究竟是代表改革与进步方向的政策?还是“嫌贫爱富”、滥用公共资源的政策呢?这需要进一步分析。
虽然户籍改革的远期目标是放开户籍管制,实现自由迁移,但是,相当长的时间内,完全放开大城市的户籍是不现实的。公平、合理的政策是对城市作出较大贡献者优先给予户口。在城市购房当然是对城市的贡献,从这一点上看,购房入户似乎是公平、合理的。但是,即使抛开对城市其它贡献,单从购房来说,如果要实施购房落户,公平、合理的政策是,对已购房时间较长者优先给予户口,而不应该是优先给新购房者户口。
究竟是优先给新购房者户口?还是优先给已购房时间较长者户口?这是一个关键的试金石,可以测试出购房入户政策是真正的户籍制度改革?还是救房市的临时应急政策?
如果是优先给新购房者户口,显然是地方政府为了短期活跃房市、为了刺激新增购房者,而故意让新购房者和房地产商从稀缺的公共资源——户口中瓜分到好处。
如果是优先给已购房时间较长者户口,或者不管新购房者,还是已购房者,一概都给予户口,则是户籍改革中的一种尝试。
从近期一些大城市出台的购房入户政策来看,多数是只给新购房者户口或者优先给新购房者户口,所以,所谓的户籍制度改革,只是一个名义,其本质是以公共资源为诱饵,刺激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
也有不少人以国外实行较多的投资移民为理由对当前的购户入户政策进行辩护。事实上,“投资移民”与“税收贡献”、“就业贡献”、“高级人才”等其它因素确实可以作为给予户口的依据,并作为户籍改革的突破口之一。但是,为了避免以“改革”的名义让少数人瓜分公共资源,一定要让政策的具体条件公平、合理,要达到政策公平合理,必须借助“问题管理”的方法,在决策流程上进行科学化、合理化。对于我国大城市购房入户、投资移民问题,要体现公平、合理,并与户籍制度改革方向一致,必须分解为下列几个有次序的决策问题:
问题一:这个城市要不要扩大户籍人口数量?如果要扩大,中长期的数量限额是多少?每年大约的限额是多少?
问题二:哪些人有优先获得户口的资格?购买住房的人优先?还是投资创办了企业的人优先?还是做出其它贡献(如吸纳就业、缴纳所得税、科研成果等)的人优先?或者是这几类有贡献者分别给予一定数量的户口?
问题三:如果应当给予购房者户口,那么,是新购买房者优先?还是以前已购房者优先?或者是已购房者、新购房者并列给予户口?
问题四:在已购房者、新购房者并列给予户口的情况下,已购房者、新购房者最低购房金额的门槛是多少?是否应该根据当时的房地产价格进行折算?
上述四个问题构成了有先后关系的“决策链”,在对问题进行清晰界定的基础上,按照“决策链”次序依次决策,不仅可以做到科学决策,而且可以避免无谓的争论。
以购房入户政策为例,以《经济半小时》为代表的反对派认为购房入户与户籍改革目标背道而驰,而以任志强为代表的支持派却说这是户籍改革的措施,似乎谁也说服不了。
事实上,根据上述决策链来判断就一清二楚,如果把购房入户政策分解为上述若干个子问题,并按决策链次序依次通过了决策,这样得出的购房入户具体措施无疑是户籍改革的突破。但当前的购房入户政策并没有按上述决策链进行决策,只是作为刺激房市的临时应对之策,所以与户籍改革无关,如果说有关系的话,也是与户籍改革目标相反的关系。
“购房入户”是以改革名义瓜分公共资源
评论
4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