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与好学生
(一)
好老师要有善心与慧眼。请听一个故事——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时,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先生掏出一颗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后,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需要宽容;宽容的源泉,是真爱与大智。通过四块糖果,陶行知先生将“宽容”演绎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这,便是真教育的魅力所在!
(二)
好老师无处不在。请听一个故事——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的网爬去,那网已经支离破碎。由于墙壁潮湿,蜘蛛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故事告诉我们:有成功心态者,时时处处皆有明师。激流勇进是坚强,激流勇退是智慧,她们一样是英雄!不过,千万别“日渐消沉”,那才是真狗熊啊!
(三)
好学生也要有善心与慧眼。请听一个故事——
十二年前,有一个小伙子刚毕业就去了法国,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渐渐地,他发现当地的车站几乎都是开放式的,从此,便经常逃票上车。
四年过去了,名牌大学的金字招牌和优秀的学业成绩,让他频频地进入巴黎一些跨国公司的大门,可是,结局却是他始料不及的──这些公司都先对他热情有加,数日之后,却又都婉言相拒。
他写了一封措辞恳切的电子邮件,发送给了其中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烦请告知不予录用的理由。当天晚上,就收到了回复:“……非常遗憾地发现,您有三次乘车逃票记载。鉴于能上能下原因,敝公司不敢冒昧地录用您,请见谅。”
真正让他产生一语惊心之感的,是其中的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第二天,小伙子就启程回国了。若干年后,小伙子便成了当今颇具知名度的青年企业家……
“悲能生智”;“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人生总是复杂,道理却相对简单;更多的时候,是“一句话一辈子”啊!
(四)
好老师与好学生相遇相知,是千年修来的好因缘。好因缘造就好老师、好学生,好老师、好学生相依相偎,相辅相成。缘分或许可以主动去缔结,但它和次数无关,无缘时话说得越多,双方越苦恼。然而,与你无缘,可能与他人有缘;今日无缘,可能他日有缘。
是啊,好老师、好学生,无时无处不在;好老师、好学生,在你我他心中。作为好老师,应做到“好老师无心,以学生之心为心”,并欣赏与等待着;作为好学生,则应学会感恩与感悟,学会惜缘与精进。
朋友们,让我们在人生大课堂里,都成为真正的好老师、好学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