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之(三十六)——中国官场的“知耻文化”哪去了?


  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自杀震惊世界,也让同属东方文化圈的中国人感慨不已:尽管卢武铉以反腐、反裙带斗士形象上台,却因腐败、裙带嫌疑身名俱灭,令人唏嘘。

    但他最终以死谢罪,这种重廉耻、敢承担的勇气,颇让很多人感到惋惜和钦敬。

尤其是对当今的中国而言,官场之腐败现象的普遍性和全民之于腐败的麻木性,以及腐败群体恬不知耻、无耻而后勇、“前腐后继”等现象及其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堪称当今世界之举世无双。

如果,以卢武铉的标准来定死罪,中国不知道有多少贪官应该上黄泉路了。

但,在中国,此时、此地,就此事,有多少贪腐者意识到这步?

究其原因,我们缺少一种“知耻文化”。

那么,中国之传统“知耻文化”哪去了呢?

还是要联系到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在这场“伟大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一个核心的“特色理论”价值观,而“特色理论”价值观的核心是“解放思想,朝钱看”。解放思想的文化实质包括“可以丢弃寡廉鲜耻”,“可以适度犯法”,“笑贫不笑娼”等等。

30年的教化、30年的耳濡目染,中华民族传统的廉耻文化、传统的道义观、传统的价值观被完全地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麻木、一种堕落、一种迂腐至极的没落文化。

卢武铉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愿,他的死既为他自己赎回一种歉疚、一种负罪感,但同时给当今的世界一个警示,更希望给中国千千万万仍然腐败着的一些人一次扪心自问的机会,希望这些人问问自己:我还有活着的理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