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参加闽琦组织的“历史文化游”,探访冀东古长城。一行8辆车28人,穿行于抚宁、迁西、迁安、卢龙、遵化境内,领略了几处明长城遗址,以及河北县级公路建设的落后状况。
五五一下午自京出发,至河北境内雨势渐大,寒意袭人,令人不禁担心此行是否适宜。孰料次日清风朗日,人心大快。第一站是抚宁县境内的背牛顶,是“北望长城,群山叠翠;南观渤海,天水相连”的绝佳景区,为渤海林场所在地。惜因运营者与管理者的纠纷,暂不对外开放,只能眺望远山,爬了一回路边的野山。
下午去桃林口水库,旁边也有一处长城遗址,但环境杂乱,未识其好。傍晚驱车至有“长城第一楼”之称、卢龙县境内的刘家口长城,始有大开眼界,不虚此行之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耸立在干涸河道中高大的砖砌的过水关楼,汛期会有河水由水门流过。两侧城墙早已拆毁,筑为公路。但山上却有保存相对完好的敌楼,向西共有五座,逶迤之势颇似八达岭。这一带密集的关口城楼,多系戚继光仍蓟州镇总兵时修举边防的成绩,戚驻守此地达十七年之久。据闽琦介绍,嘉庆二十六年,蒙古骑兵曾由此突破入侵。
远眺桃林口长城
一假期,参加闽琦组织的“历史文化游”,探
刘家口长城水关
访冀东古长城。一行8辆车28人,穿行于抚长城内外
访冀东古长城。一行8辆车28人,穿行于抚
刘家口长城合影
宁、迁西、迁安、卢龙、遵化境内,领略了几
长城从这里蜿蜒下去,便可达潘家口和喜峰口。现在它们演没在潘家口水库的湖水之中,以“水下长城”而闻名。1983年竣工的潘家口水库,为“引滦入津”、入唐的骨干工程。前几年大旱,水库曾经见底,水下长城重见天日。此番坐游船探访,潘家口长城水中部分仅露一头;但山上长城逶迤,烽火台林立的雄姿,清晰可见。喜峰口依山傍水,易守难攻,为兵家必争的重要关口。抗日战争时的喜峰口战役,二十九军大刀队的五百壮士青史留名,《大刀进行曲》传唱中国。
宁、迁西、迁安、卢龙、遵化境内,领略了几 五
潘家口水下长城仅露一头
五
潘家口长城蜿蜒逶迤,烽火台林立
处明长城遗址,以及河北县级公路建设的落后一假期,参加闽琦组织的“历史文化游”,探
在喜峰口敌楼的合影
这种朋友群组的驾车游,不仅在走进自然,认识历史人文,也在结识新朋、会晤老友。萧远5岁的儿子萧天朗,成为此行的一大“亮点”。江老不老,身手矫健。栗兰、小璐依然热心为大家服务。与张明漱、冯爱珍夫妇一路,与刘伟一屋,颇增见闻。又认识一些年轻的朋友,幸会何小平等多年在俄罗斯工作的朋友,想象着下一次的“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