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穴位与经络、脏腑的关系——点、线、面关系

五脏肝、心(心包)、脾、肺、肾与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每一器官都有一条经脉循行而出,如肝脏循行而出的经络可以称作肝经,肝经上气血传输、拥集、积聚、敏感的地方,就是我们所说的穴位。每条正经上的穴位都能调节这条经络的通畅,通过刺激、点压、震荡穴位来疏通、疏导本条经络,再由经络去调节本经所归属的脏或腑。例如刺激肝经上的太冲穴,其作用循着肝经传导到肝脏,从而调节肝脏的功能。当高血压患者情绪波动时,肝脏的藏血功能发生亢进,血随肝气而升,使本来就有的头疼、头晕症状加重,甚至于头部血管胀疼,以至发生血管病变从而引起中风症状,刺激肝经上的太冲穴或加以刺激其它穴位,即可缓解以上症状,而太冲穴恰恰就在大足趾的部位,这足以说明刺激大足趾可调节肝脏的功能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头部疾患,如高血压(中医所指的头痛、眩晕等症状)。

再如涌泉穴,此穴是肾经上的主要穴位,为“生命源泉穴”。对此穴采用高频振动或点压、刺激,就会通过涌泉穴接收和发出刺激的信息,而经肾经传导于肾脏,即可调节肾脏的功能,使人感到舒适、轻松、充满活力,甚至连头顶部也会感到松弛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