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原油期货价格将何去何从
安弗
在能源逐渐紧缺的今天,石油,这一被疯狂追逐和倒卖的商品,它不仅能主导政治、宏观乃至微观经济还能主导军事布局,甚至连海盗袭击巨型油轮都能左右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在拜金社会里,国际原油交易布局是战略性的、超前性的,充满了欺诈和陷阱。投资布局大不一样当然对于油价的观点分歧,也直接导致投资者的资产布局差距非常大。政治利益集团、财团或石油巨头则是在交易场外完成油市的布局。
世界各国原油储量、实际开采量、原油输出量、原油实际开采成本以及各国原油和成品油储备情况是严格保密的。从一些银行公布的原油交割数据、路透社或彭博社等机构提供的商业数据或航运公司提供的油轮报告、美国公布的原油和成品油储备情况、炼油厂开工率等数据中挖掘原油价格走势,其结果通常是短期的,并且没终于是,更不用说中长期价格准确预测了。要预测2009年原油期货中远期价格走势,首先要看看2008年油价自147.22美元/桶狂跌以来,原油期货交易所外都发生了什么,政治利益集团、金融寡头和石油大亨们是如何布局的。
一.原油期货市场里的金融布局
2008年当油价跌进100美元/桶时,雷曼兄弟因财政问题而宣布破产、高盛也岌岌可危,美国随即爆发了离奇的金融短缺流通性危机(俗称金融危机),世界金融业一时间资金紧缺。次贷危机仅仅是一个被放大了的恶性贷款危机,它对银行的货币实体即纸币数量应当没有太大的影响。令人奇怪的是,以美元为核算单元的西方实体经济在萎靡不振、失业率上升、银行利率趋近为零、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摇摇欲坠、经济初现通涨的同时,美元却变得异常坚挺,很多国家银行的美元储备纷纷告急。
请问:美元,这个作为很多国家银行核算和储备的基础货币,更确切地说是纸币,为何突然从大家的金库里消失了?为何全世界都在争着找美元?原油价格自2008年7月11日达到了创纪录的147.22US$/B后一路狂跌到33US$/B以来,而磅美汇率由最高的2.27一路狂泻到1.32。
在金融环境没有太大波动的前提下,当人们争相持有某种货币抄某大宗商品的底线时,这种货币就会被人抬的很高,相对应的商品价格会相继走低。当商品价格逐渐上涨,人们获利后逐渐抛出商品回笼货币时,该货币在市面上的价格就会逐渐走低。
如果国际炒家在147美元/桶处抛出原油期货和现货,并大肆持有美元以期抄底油市。从某种意义上讲,油价越探底,越有大量美元涌入油市。2008年8月,笔者曾在博客和邮件中对国内石油界人士多次发出预警:油价跌破100美元/桶时世界上会发生些离奇事件,有人为抄底油市会启动了世界石油界可怕的“沉默资本”;如果油价跌进35美元/桶,石油公司有可能由石油输出变为石油输入。2007年年底曾有人为进入油市向一些金融机构(包括投行和基金会)大肆借贷,2008年初大量投机资本尾随着蜂拥进入油市。
当油价跌进99美元/桶时,雷曼兄弟“没有钱”了,美国没有钱了,欧洲金融告急。与此同时,有庞大资本在原油期货和现货市场内外大肆建仓。
二.原油生产与原油期货市场
2009年3月中旬,OPEC部长级会议虽决定暂不制定新的减产计划,但是要求OPEC各成员国严格执行以前的减产计划,将尚未减产的80万桶/天的产量给减下来。多个产油国高官多次表态:原油价格在70美元/桶(或75美元/桶)是合理的。
147.22美元/桶, 73.5美元/桶的两倍,难道真是巧合?
有报告指出,目前纽约原油市场70%的基金控制在投机者手中。原油期货的套利交易已经构成了原油市场的一个重要层面。据估计,套利交易的规模从以前的约占总原油贸易额的15%扩大到25%-30%。而世界上30~40%的原油供给来自期货市场,目前大约只有25%的原油交易发生在交易所,剩余近75%的油价是在场外非监管的环境下交易的。而石油输出国的油商、中间商、投机资本和买家则是通过原油期货市场套利,无论是唱多或者唱空,他们都能赚到钱。
在2008年年底的金融流通性风暴中,要对2009年的原油期货建仓,就必须唱空,这样才能从原油输出国或其他投机商手里拿到价位很好的合约。唱空油价的同时,能使投资方或股民增强信心,对拉升股价有一定的心理暗示效果。大家是否注意到这样一则消息:当2008年油价刚开始跌落时,拉美某产油国为防止油价过度跌价而买进了大量防跌期权以止损保值。与此同时,纽约原油期货市场无论是亚洲盘还是欧洲盘均出现了20万手以上的巨量集中抛盘,抛出合约的绝非一般级别的交易商。
在国际原油市场,拉美产油国不及中东和英美消息灵通,为何他们却异乎寻常地大量唱空?那麽,唱空的仓位又是多少?
石油交易市场首先要保证合同方的正常供油,然后才将原油拿到油市上交易。原油作为一种能进入商品价值链进行增值的原始能源资料,它的生产是个连续过程,生产出多少就要消耗掉多少,如果没有地方储存就必须减产。同时,原油不是把价格降降就能消耗掉的。当实体经济低迷、原油需求下降时,多余的原油就要在商品价值链之外被储存起来,它的储存要消耗大量资金。
2008年7月11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创下每桶147.22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以后,纽约油市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一路走低。令人费解的是2008年底OPEC主席说:很高兴看到很多国家原油储备充裕,OPEC为维护国际油价作出了贡献。俄罗斯、印度等国纷纷宣布建立国家原油战略储备。请问:从2008年7月至今,世界上有多少原油被储藏起来?总共动用了多少亿美元?从2008年年底到现在OPEC共减产近420万桶/天,4月15日有报道说国际能源署将2009年世界原油消耗下调100万/桶,OPEC同期也下调了2009年世界原油需求。
这说明迄今为止,世界原油市场每天依旧有大量的原油进入储存环节。在原油市场上流通的美元资本远不能撬动美国金融界,除非其他因素介入。
三.宏观经济影响
笔者2008年8月18日在“谁在主导油价涨跌游戏”一文中明确地指出:这次原油暴跌源于美国政府对美元市场和美国经济的一些举措。笔者并提醒人们:“美国传统汽车制造业将技术和生产线向亚洲等国家进行转移,甚至通过逐步出售股权的方式向新能源汽车行业整合。从2009年开始,日美将联合向美国市场推广电动汽车。美国民用车辆对汽油和柴油的使用率已经开始降低。这是能源消耗大国对原油依赖度减低的转型。”
2008年年初,有人已经全部出让他们持有的福特和通用公司股份。石油大亨在其持有的花旗银行艰难维持、险些被美国政府国有化的情况下,却增持甚至购买奔驰-梅塞德斯旄下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以求在新能源市场有所作为。而美国奥巴马总统则勒令美国通用等汽车公司限期破产,并指出这是整顿通用公司成为有竞争力汽车制造商的最佳方式。
现在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财团试图通过破产方法剔除传统汽车制造业的弊病,为推广新能源汽车扫平障碍,而通用和克莱斯勒这两家公司则首当其冲。这和当年国际财团整合世界石油公司的方法甚为雷同,当时安然被抛弃,而BP、雪佛龙,德士古、阿科(Arco)、阿莫科等石油公司被整合。
如果奥巴马的对银行实施资本结构调整、提振房地产业和拯救汽车业能给美国经济带来曙光,其要求通用公司6月1号前须拿出新的整改方案是不是暗示进入6月美国将有更多的刺激经济举措?全球管理咨询公司Booz & Company的一份报告称,由于需求变化、生物燃料政策和汽车替代技术的发展,在2010年之前,美国可能会成为一个汽油净出口国。该咨询公司指出,较长期来看,新的汽车技术(例如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能标志着“我们所知的碳氢化合物时代的结束,我们将进入电气化交通时代”。
从宏观经济上看,英国3月份保其制造业回暖,出租房数量有所上升;美国则报其建房业回暖,富国银行、高盛、摩根大通先后公布其第一季度业绩好于预期,美国就业市场回暖等迹象强烈支撑美国经济今年下半年企稳获软着陆。
2009年下半年,即使有某些世界知名商业银行出现危机或被国有化也未必能阻碍世界经济企稳。
四.可能存在阻止油价下滑的宏观因素:
加拿大Sprott资产管理集团,该国市场影响力最大的投资机构之一,该公司CEO EricSprott坚定地认为全球石油生产已经度过了它的产出高峰:“从1956年至1970年,有48个国家的原油产能出现下降。而38年后的今天,度过原油产出巅峰期的国家越来越多,包括俄罗斯,该国的原油产能去年底以来连续8个月出现同比下降。” EricSprott认为,越多采油新技术只会让原油产能越快接近枯竭。“每年全世界有数千万人加入中产阶级的行列”,经济回落导致石油需求下降的说法过于牵强。
首先,陆基油田的勘探开发已近到了竭池而渔的地步,深海油田开发将是日后各国和石油公司的工作重点。深海油田开发的高成本对油价高企推波助澜。
另外,由于全球各主要油田生产的高峰期已过,以及过去20年的投资不力,使得欧佩克剩余生产力不足,非欧佩克产油国产量增长缓慢,煤炭运输能力受到制约以及石油精炼厂缺乏。同时,能源领域的投资受到时间、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尽管目前有一些国家已开始开发新的油田且有部分油田已经投产,但并不会对油价的抑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其次,从人类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来看,石油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能源,它的供给是逐步减少的,而对石油的需求是逐步增长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石油供求平衡点达到之后,如果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增长幅度无法弥补石油供需的缺口,那么油价的走势还将会是趋升的。
五.原油生产和库存
2008年9月中旬以来,世界原油库存急剧上升。当油价逼近40美元/桶时,一些国际知名石油公司迫于生产成本压力,逐渐关闭或减小油井的产量。
油价跌破 35美元/桶(沙特和Exxcon-Moble的生产成本)后,石油公司和投资者趁着低价努力囤积石油,等待价格上扬时大举获利。另外,一些产油国为了控制流入市场的石油数量,以免价格不断下跌损害自身利益,也把开采出来的原油储存起来,等候良机。因油库容量有限、原油代理商或投行也乘机屯油远期套利、单壳单仓油轮即将被双壳多仓油轮代替,近千艘大大小小的油轮被租为海上浮动油库停泊在墨西哥湾,一派“百舸争流”的景象。这些油轮装载了共计2.2亿桶轻质原油,按当时油价计市值至少77亿美元。
日前有报道说:国际市场疯狂囤油劲头不减,英美等国家均出现油轮囤积居奇的情况。英国德文郡对出海岸近期停泊了10艘大型油轮,这些油轮拒绝卸下总值4.5亿美元的原油,一心等待油价回升才卸货。原油库存自2008年9月中便开始回升,而且升势凌厉,而原油期货远期溢价大幅拉宽更诱使更多投机者进行远期溢价套利。原油需求和经济不断低迷、航运费用回落会使更多大型油轮被固定系泊。有人指出:更多的大型油轮被用来系泊储油可能进一步打击OPEC为稳定油价所作出的努力。
但是,投机商在原油期货市场里的远期做多在某种程度上会对油价上涨推波助澜。
六.2009年原油走势
2009年的油价应当如何走?年底摸高到75美元/桶,还是在45~55美元/桶之间振荡?自国际油价在2008年圣诞节前创出33美元/桶的低价后,一直没有太大的起色。2009年以来,OPEC在3月中旬会议上要求各成员国严格执行减产协议、美国政府用数千亿美元收购不良贷款等因素使油价一度爬升到54美元/桶,而后又跌入49美元/桶。
进入今年4月份以来,世界经济的低迷、原油需求的降低、美国炼厂开工率不足等原因使原油期货价格一直在48~52美元/桶范围内波动,而2010年3月的远期油价一直在65 美元/桶以下徘徊。原油价格一高过50美元/桶,亚洲盘开盘时便有20多万手(1手=1000桶)的巨量抛盘,将油市打压到48~49美元/桶,欧洲盘中的”小散”则顽强地将油价拉回50美元/桶以上。
4月的纽约油市做的是5月、6月期油,而南半球现在即将进入冬季最寒冷的日子。世界金融危机势必会冲击些国家脆弱的实体经济,同时,它们没有太多资金和设备来大量储存原油,过高的油价会使这些国家低迷的经济雪上加霜。所以,从基本面和世界政治经济整体上讲,在经济没有异常波动的前提下,4月份的原油期货价格应在50美元附近做窄幅振荡。等进入5月份,纽约油市交易的是7月、8月的期油。7~8月份的南半球相当于北京的2~3月份,当地经济就像天气一样会逐渐回暖;与此同时,美国即将进入夏季用油高峰,如果奥巴马拯救经济举措奏效,美国经济回暖,油价会上攻55美元/桶。
从长远上看, 2010年3月油价首先要站稳65美元,其次是2009年12月份油价站上65美元,这样2009年下半年的油价才能飘红。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石油这个特殊的商品以他的方式影响了各国的政治、金融、军事等等各个方面。油价的强力波动将直接影响了各国的经济,由于人们没能及时有力的控制好石油的利用,使得油价进一步的飞涨,为了缓解高涨的油价,加速了人们大力开采,从而破坏了能源的合理保护。加速石油开采,不能彻底解决能源紧缺的问题,过度开采,反而加速各国政府和人们对于未来石油问题的担心,从而导致了人们疯狂提取货币,用于购买石油。为此,有关人士认为:随着油价的疯狂飙升,人们盲目跟从,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此次的全球金融危机。目前,随着油价的回落,逐渐缓解此次金融危机,从而,提醒了各国做好准备,有能力及时解决好,在未来的任何时候,很有可能由于向能源短缺等问题造成的金融危机,所以,原油价格将会被各界人士更加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