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存在问题

1、土地转换手续繁琐。按正常程序是上级批准某个村实施城中村改造后,先是进行土地转换,将集体土地(或农耕地)转换为国有土地,再进行招牌挂(寻找土地开发商),再找建筑开发商。而土地转换要逐级审核批复,环节多,政策性强,时间长。为加快城中村改造进程,往往是边建设边补办这些手续,假如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不能完善以上手续,建成的房将是“无证房”,于安置户、购房户都回引起矛盾。

2、繁华市区改造矛盾多,推进困难。这些区域的村庄群众绝大多数已经没有了土地,经过十几年的打拚多数是在自家原有的宅基地上翻建房屋,多为七八层,更有甚者建十几层,靠多余的房子租赁,年收入可观。现在进行城中村改造,置换的房子比他原来的少他不干,而与其等比置换则致使开发商的开发空间减小挣不到钱,开发商也不干,总之矛盾重重,不稳定因素多,推进困难,不好弄。

3、改造中存在的潜在矛盾多。特别是非繁华区域,多数村庄尚有空闲土地(多是在此开发),群众现有房屋建筑面积也不多,房屋置换矛盾不是太突出,这看似是个“好事”,可以抓住机会,加快改造进程。但遗留问题很多,城中村改造后,群众搬进来了,多余的房子并不多,当前还有土地可供维持生计,城区还要“快速”发展,用不到三年,群众就真的没有一分土地了,变成“纯市民”以后靠什么生活。

建议

1、加快推进农村社保工作,让“城市农民”老有所养。

2、科学制定房屋置换比例,譬如三层以下成倍置换,三层以上减倍置换甚至零置换,让所有改造村群众“居有所余,余有所益”,才能长久和谐稳定。

3、调整土地政策,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不得一次性征购买断,只能采取持续、永久的租赁方式使用农民土地,让农民(或现有在册人口)永久保持土地的所有权,以保持有持续的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