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价值尺度功能分析
廖仁平 (自由撰稿人)
平均劳动生产率就是一个国家单位时间内产出商品与服务的价值。
nPYN≡GDP 是个恒等式,其中的1PYN就是某国某年度中平均每小时劳动产出的商品与服务价值的当期货币价格,n就是某国某年度中产出全部商品与服务的总工作小时数量。GDP就是当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到底产出什么商品与服务?各种商品与服务量的多少如何?取决于其地理环境、资源、人口、政治经济结构、科学技术水平及国际贸易情况等;在追求最大化效益的初衷下,各国会在特定历史时期达到特定的均衡经济态,同时就自动地产生了这种均衡态下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显然这种平均劳动生产率是一种综合生产能力的量化指标;它就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力水平的经济表现。它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度量指标。
对于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研究,传统的经济学就只停留在这种描述上,没有进一步发现其价值尺度的功能。本文通过对比分析(1)贵金属黄金白银,(2)一篮子商品与服务,(3)信用货币,(4)特别提款权SDR,(5)平均劳动生产率等五种价值尺度后,得出的结论是:平均劳动生产率才是人们苦心寻找多年的稳定合理的价值尺度。
此用中美两国经济的一个虚拟例子进行简要分析如下:
假定:用2008年作为基准年,2009年时,中美两国实际的平均劳动生产增长率不同,中国增长6%,美国增长1%,2009年的通货膨胀率中国是7%,而美国为13%;在2008年美国和中国两国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相对比值是10:1,美国人民每小时创造的产品与服务市场价格在美国是10美元,而中国人民每小时创造的产品与服务市场价格在中国是7元人民币(两国此年的货币公平汇率为1:7);两国在2008年的国际贸易中,中国产生了1000亿美元的顺差。
问题:中美两国间这1000亿美元的债务用什么记帐单位记帐好?(1)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2)用大宗商品如石油、粮食、钢铁…等一篮子商品;(3)用美元或人民币;(4)用特别提款权SDR;(5)用国家平均劳动生产率PYN记帐单位。各种记帐单位间有本质区别吗?到了2009年,这些债务如何清算?
答案:(为简化问题,不计利率)
1 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记帐及其分析:
在2008年,1000亿美元可以买到的黄金白银数量为:Q1吨黄金,Q2吨白银;可记帐为(Q1吨黄金、Q2吨白银)。
如果黄金白银的价值相对保持不变,又能保障兑换需要的足够数量,金本位就可以基本上满足公平价值结算的要求。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崩溃已经证明金本位价值尺度的无效性。
2用大宗商品如石油、粮食、钢铁…等一篮子商品记帐及其分析:
在2008年,1000亿美元可以买到的石油、粮食、钢铁…等一篮子商品分别为:Q3吨石油、Q4吨粮食、Q5吨钢铁…可记帐为(Q3吨石油、Q4吨粮食、Q5吨钢铁…)。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加权综合保值的办法,如果各商品的价值基本保持稳定,或者说它们的价值涨跌相互可以抵消一部分,则其保值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在通货膨胀比较高的年代中,这种权宜措施为多数国家所看重,它比单纯的名义货币记帐可靠许多,但这也不是太方便,有些向易货贸易倒退之嫌。经济学界的人不会不知道其弊病;这也是这种记帐方法没有全面推广的原因。
3 用美元或人民币记帐及其分析:
在2008年,1000亿美元可公平地兑换成7000亿元人民币,可记帐为(1000亿美元)或者(7000亿元人民币)
当美国或中国的货币保持其购买力不变时,则无论用美元还是用人民币记帐,到了2009年进行清算时,中美双方都不会有损益。经济实践证明用各种名义货币记帐的确很方便,但各种货币的购买力经常随着通货膨胀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时候还很大,造成债务清算时的巨大损益。这种因名义货币币值不稳定所致的国际债务清算矛盾在当今世界比比皆是,所以才有了所谓要讨论并建立“超主权货币”的国际共识。
4用特别提款权SDR记帐及其分析:
SDR的构成中,不同货币的权重是不同的,各种货币的稳定性也不相同。在一定时期各种货币所占比重是确定的,据此可以换算出在2008年1000亿美元财富所对应的SDR记帐单位数量值,比如为Q6SDR;可记帐为(Q6SDR)
到了2009年进行这笔债务清算时,如果SDR的构成不变,各种货币的购买力不变;或者说它们的变化互相制约能够达到一种比较平衡的状态,中美双方才不会有太大的损益。其实SDR的价值本位还是名义货币,并没有什么稳定的价值基础,它在比单一货币稳定的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超主权货币”的建立若以改进后的SDR为基础,实际上是换汤没换药,它只能是一种多国综合国力搏弈的权宜措施。
5 用国家平均劳动生产率PYN记帐单位记帐及其分析:
在2008年,此1000亿美元的财富将由美国人民用100亿小时劳动时间来产生,即100亿P08Ame;相当于中国人民1000亿小时的劳动产出价值,即1000亿P08Chi;也相当于中国的7000亿元人民币;如此一来就有四种记帐单位表达这同样的债务了。
理论上讲,这四种记帐单位表达的这些债务数量所代表的抽象价值是相等的,也就是说,无论用什么记帐单位记这笔债务,都不应该有什么区别,它们所代表的产品与服务的抽象价值都是相同的。而到了2009年,无论用什么样的记帐单位结算这笔债务也不应当对中美任何一方造成损益,用任何一种记帐单位结算所代表的产品与服务价值不应当有丝毫增减(不计利率)。那么,到了2009年结算这笔债务时,用美元、人民币、P09Ame、 P09Chi这四种记帐单位进行结算时,其数量又应当是多少呢?
(a) 2009年在美国平均每小时创造出的产品与服务, 即1P09Ame的货币量等式为:
1P09Ame =(1+1%)×10×(1+13%) =11.413美元
此式中的10就是1P08Ame在2008年的美元市场价格,也就是说在2008年美国人民平均1小时创造的名义GDP是10美元;由于2009年比2008年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了1%,美国人民在2009年平均每小时就会创造出相当于2008年10.1美元的GDP,考虑到2009年美国又发生了13%的通货膨胀,则相当于2008年10.1美元的GDP产值到了2009年的市场价格就会是10.1×(1+13%)=11.413美元这个数量了。
(b) 2009年在中国平均每小时创造出的产品与服务,即1P09Chi的货币量等式为:
1P09Chi =(1+6%)×7×(1+7%) =7.9394元人民币
由1P09Ame=1.01P08Ame;1P08Ame =10P08Chi ;1P09Chi=1.06P08Chi可得PYN等式:1P09Ame =10.1/1.06 P09Chi =9.5283 P09Chi
也就是说到了2009年,中美两国间的k(aci)值已经不再是10了,而减小到了9.5283.中国对美国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相对值变大了,中国的相对进步比美国快。
(c)在不考虑利率时,到了2009年时:
100亿P08Ame=100/1.01亿P09Ame=1000×(1+13%)亿美元
1000亿P08Chi=1000/1.06亿P09Chi=7000×(1+7%)亿人民币
这就得到了2009年债务结算的四种记帐单位的数量结果。也就是说在2009年结算那笔在2008年欠下的1000亿美元的债务时,无论用100/1.01亿P09Ame或1000/1.06亿P09Chi这样的生产率本位记帐单位还是用1000×(1+13%)亿美元或7000×(1+7%)亿人民币这样的货币数量来进行结算都是一样的,都可以保质保量地兑现成债务所代表的那些产品与服务的价值量。中美双方谁也不会吃亏,谁也不会占便宜。
显然,中美两国的这个例子具有普遍性,对任意两国间的债务结算都可类此公平处理。
至此,本文已经对五种记帐单位进行了分析,其中:名义货币是最方便的,但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受通货膨胀影响最大,价值最不稳定。SDR比单一的名义货币稳定,但管理难度增加,且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名义货币的本位基础。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内在价值量历史上是比较稳定的,但其数量有限,诸多弊端使其已经难当稳定价值尺度的使命。大宗商品在价值量的保值方面有其合理性,但经济实践也表明有其诸多不全面不稳定因素。平均劳动生产率PYN记帐单位是根据各国的内在性生产力水平来确定的,它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更全面更稳定,也更合理更简单。
此外,从统计学意义上来理解,可将某国产出的商品与服务看成是该国商品与服务的总体,而一篮子大宗商品与服务代表的仅仅是这个总体中的一个大样本,(在现行的大宗常规商品与服务选取中,这个样本中的样品并不是随机抽样得到的,它对总体的代表性就又差了许多。)所有贵金属可形成一个中样本,则黄金白银等少数贵金属只能形成一个小样本。统计学常识告诉我们:总体的统计值才是真值,样本只是近似值,样本越小其代表真值的可靠性就越低。误差就越大。(现在只能局限在国家层面上来讨论这些总体与样本的关系,因为各国生产环境不同,还不具备用世界商品与服务总体来进行分析的基础。)
在总体真值不易被准确得到时,人们才用统计学样本方法来近似地描述总体。幸运的是在人类的经济生产领域中,我们已经有了nPYN≡GDP 这个恒等式,它已经将某国国内生产各种商品与服务的总体价值情况进行了描述,商品与服务的真值就在我们的眼前,这是平均劳动生产率理论的自然结果。在有了这个结论时,人类若再用所谓一篮子并不符合随机抽样原则而人为选取的一系列商品与服务或者更简单地就用黄金白银这样一些少数贵金属小样本商品来代表一国的商品与服务的真价值,就显得既多余又不理性了。
世界经济实践表明各国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十分稳定,即使是美国在1929~1933年的大萧条时期,其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复合下降率也才在2%左右。因此,平均劳动生产率PYN记帐单位才是最稳定可靠的价值尺度。
人们寻求稳定商品价值尺度的过程,伴随着人类商品交换的始终。从贝壳到贵金属黄金白银到今日之各种信用货币,人类为之殚精竭虑,至今未息。现在,平均劳动生产率本位理论为此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
因为社会科学没有绝对真理,所以也就不大可能存在让各国都满意的经济学理论。但可以预期的是:有了这个新的合理价值尺度理论,各国经济搏弈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局面。真理的最后胜利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