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外版书的引进,总是费劲周折。如今的图书翻译质量太差,各大出版社都在为了节省成本。市场极混乱,可悲却是现实。让出版人坚守道德,这条路走的很艰辛,有时也不经在思索,如何在文化理想与商业发展中找到平衡点?职业道德约束力还能走多远?请最合适的人为本书翻译,我做到了,源自出版人的良心及责任。这一步,我走的很艰难。 希望大家能喜欢这部作品,并给坚守的出版人已鼓励!感谢各位!
<<压力下的角逐: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
南京大学出版社 8月份出版
本书由郑磊翻译。译者系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MBA,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有十年以上制造业从业或服务经验,曾为IBM工作,熟悉电脑软硬件和多个高科技制造行业,对软件工程特别是CMM项目管理有深入了解,曾在美资跨国高科技企业担纲复杂项目系统管理,并受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软件学院邀请,为国内首批软件工程硕士授课及开办讲座。本书第四季度在国内正式出版。
这不是一本虚构的小说,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商战传奇,作者亲身参与了IBM为索尼PS3游戏机和微软XBOX同时开发核心芯片项目,并担任首席架构设计师。这本书揭开了IBM与索尼、微软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并展示了开发复杂的大型跨国合作高技术项目的全景,揭秘了IT项目管理的关键细节,适合IT行业和对高科技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介绍:
戴维‧希普是Xbox360和PS3游戏机个人电脑徼处理机芯片的首席设计师和技术指导。他有着20多年带领庞大的团队设计高性能的微处理器电脑芯片的经验。他的工作包括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游戏机,高端服务器和大型主机设计微处理器芯片。
米基‧费普斯在IBM工作了6年,其中2年在STl担任二线经理和项目经理。当时,她和戴维率领组员设计Xbox360和PS3游戏系统的微处理器。她在美国空军工作过20年,她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开发空对空导弹搜索装置。最近,她从IBM辞职。开始了写作梦想的追求。她现和她的丈夫杰里住在得克萨斯的佥斯兰。
中文概要:
Xbox360和PS3游戏系统改变了家庭娱乐的面貌。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两款游戏诞生背后的神奇故事——IBM/索尼/东芝设计中心的顶尖工程师如何创造了这个奇迹。而在其中起核心作用的仅是一个微处理器芯片,这一具有革命性的芯片为个人电脑树立了新的典范。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竞赛,能否在从未有过的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将芯片推向市场对一个产业来说,意味着要么大获全胜,要么一败涂地。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执掌生死大权的是一群名不见经传却有着孜孜追求的技术天才。在这场激烈的商战中的是两大巨头:微软和索尼。
艰难的新品上市之旅开始于2001年,当时戴维召集了一批能人。为索尼公司热切期盼的PS3游戏操作装置设计芯片,并计划于2005下半年发行。2003年,微软插足进来,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这个软件巨头希望将STl设计小组的芯片新品用于自己的Xbox360游戏中,也瞄准了2005年的圣诞市场。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来满足两个主顾的要求,力图在微软的“胜利或是死亡”破釜成舟之势和索尼的谨慎小心,步步为营之间找到平衡点。戴维和他的组员以每周80个小时的疯狂工作状态,忍受着焦躁,友谊的几近崩溃,绝望,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本书的灵魂是对高新技术世界里技术人员色彩纷呈的幕后生活的描述,全面深入细致地展示了发生在世界两大知名电脑游戏机背后的技术秘密和诞生的过程,其最大的特色是一系列让人难忘的角色,高水平的合作方式,令人扼喉的商业交易,推动技术进步的的宏大远见激励STl的设计师们毅然投身于芯片的设计中。整本书中,作者总结了自身经验,揭示了领导力的诀窍,包括团队动机的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勤奋的工作和寓乐于工作之中。
压力下的角逐
-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
戴维‧希普 米基‧菲普斯 著
郑磊 译
目 录
引子: 进退维谷的选择
正在冲刺索尼PS3微处理器芯片的团队忽然接到了客户SONY的竞争对手MICROSOFT的巨额订单,如何在一个市场季节,同时为两家利益冲突的客户推出同样高水准的产品,如何用技术手段化解道德冲突,实现IBM、SONY、MICROSOFT三方共赢的局面,一场角逐大幕徐徐拉开……
第一章 圣杯之梦
离开IBM投身互联网淘金的技术大腕重新被收编,等待他的是重头再来,从一张白纸开始,设计出世界上频率最高、性能最佳的索尼PS3游戏机处理器芯片,这就像是夺取圣杯的梦想,崇高而艰巨。
第二章 打造梦幻团队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政治,IBM的办公室政治该怎么玩?这些技术精英,同时也是政治高手,本章告诉读者,在高科技企业里,该如何抢夺项目资金,如何招聘技术高手,如何应对多文化冲突,如何远程管理项目团队,如何使用好女性员工……
第三章 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CISC和RISC哪个更优秀?IBM是如何与INTEL竞争的?作者从技术角度解密了这段历史悬案。IBM/索尼/东芝联合开发团队该为新一代革命性的芯片确定什么样的标准呢?四倍于现有芯片时钟频率、耗电不到75瓦,无论你认为是激进还是疯狂,这就是竞赛的标杆……
第四章 冲锋前的准备
作为新一代游戏机的首席架构师和技术指导,生于70年代的我,过去很少接触视频游戏,必须恶补这块知识。作者讲述了游戏机的发展史,以及关于图形界面、软硬件、游戏机的操作系统等概念。
第五章 创新“魔法弹”
创新是艰难的。电路设计、总线结构、存储系统、输入输出,所有设计都要在方寸大的硅芯片上实现,而且相互匹配达到最优效果。本章揭秘PS3游戏机核心部分是如何设计,IBM工程师如何克服文化和语言障碍与日本工程师协同工作……
第六章 会玩能干
紧张的研发日程带来的压力如何化解,并非一句“能干会玩”那般简单,碰到难以逾越的问题时,如何寻找解决方案,在茫无头绪和太多选择间徘徊,是设计师的生活常态。
第七章 突如其来的工程变更
在设计图纸已大部分完成,按计划制作测试原型时,索尼的久多良木健忽然提出要将原先设计的六个同步核增加到八个。这会导致重新做电路排版,芯片体积和耗电增加,还可能影响到测试原型的按时推出。团队只有承担风险,全力以赴闯关……
第八章 何事无风险
正当索尼PS3游戏机芯片开发进入佳境,不速之客微软敲门而入,比尔·盖茨想借助IBM之力,在2005年圣诞节期间推出其游戏机拳头产品XBOX360,不仅和索尼项目时间巧合,而且微软看上的竟然也是同样的威力电脑芯片设计。本章讲述了微软如何介入游戏机领域,IBM如何处理好同索尼、冬芝的联盟,又同时拉住微软,充满了风险……
第九章 积极面对争议问题
为了赶上进度,必须尽快解决人手问题,阿科洛特不得不面对充满怨言和愤怒的赖利团队,同时,由于微软的加入,芯片设计思路必须调整,采用共同的核设计,才有可能同时满足客户的要求,如何平衡两个竞争对手,如何面对伦理冲突、技术冲突、文化冲突,如何在两个竞争项目之间建立有效的防火墙……
第十章 步步为营
共同核设计完成之后,IBM必须抓紧微软项目的芯片外围设计,这个过程仍然充满了分歧和挑战,同时接受内部其他部门的挑剔的项目阶段评审。评审结果预示,微软项目如果按照常规流程进行,将比原计划脱期四个月,疲惫不堪的团队不得不作出“要么成功,要么死亡”的艰难抉择……
第十一章 先见之明的艺术
时间来到2004年,只有一年的时间完成微软芯片设计,和索尼芯片同时推出。我们决定冒险跳过验证流程,直接进入后续设计流程,任何错误都将使计划泡汤,我们必须能够提前预测到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不仅需要复杂的工程技术手段,而且更需要创造力……
第十二章 星星之火
第一款试验芯片终于成功下线!尽管还有不少缺陷要排除,毕竟是一个阶段性的成功。哪怕成功只是偶然,尽管团队已经筋疲力尽,在最后冲刺阶段,再微小的成功都应该真诚庆贺,我们在积攒全部力量冲向终点。
第十三章 高科技世界的3P
规划、执着、耐心是在高科技行业生存的基础。每当我们找到并消灭试验芯片中的一个“虫子”,总会发现新的问题,为赶时间,微软决定跳过硬件小批量试验,直接将设计的产品原型付诸量产,结果微软按时推出了产品,获得了巨大成功,索尼则因为图形芯片的延误推迟到2006年春天推出。意外的是,厌倦了公司政治争斗的阿科洛特,四月份离开了IBM……
尾声-成功后的人生感悟
索尼和微软终于按期推出了各自的秘密武器,并取得巨大成功。IBM也将继续尝试为这款威力强大的芯片设计更多的产品。久多良木健虽继任索尼CEO的呼声最高,但终因公司政治原因黯然退休;作者重新回到了创业小公司。经过这样一个复杂微妙和兴奋刺激的大项目的洗礼,作者感悟到了几条人生金言,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