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瑞吉欧教育


  二战结束后,意大利的人们反思战争,迫切希望改变现状,创造全新的公正的城市,他们齐心协力,用自己的双手开始建造儿童学校,从而奠定下市民学校的基

  础。从1963年第一所幼儿园成立,为3-6岁儿童提供免费入学的机会,到1971年,第一所婴儿中心(托儿所)成立,专为招收3个月-3岁的儿童。从1994年幼教协会成立,到2004年马拉古兹国际儿童中心成立。在瑞杰欧教育模式的创始人罗里斯.马拉古兹先生(Loris Malaguzzi 1902-1994)的带领和影响之下,一个经典的早期儿童研究机构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为营造至高无上的幼教境界做出了的积极努力与贡献,收获了令人惊叹的成就。1984年“儿童一百种语言”展览风靡全球,在欧美各国争相巡回展出,1991年,马拉古兹领导的幼儿学校被一贯以保守态度著称的美国杂志《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杰出学校”。94年至2005年期间,国际儿童中心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90个国家,130个学习研究代表团的16200专业人员,推广瑞吉欧·艾米莉亚市幼教机构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运用适宜的方式促进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提升。

  “瑞吉欧儿童” (REGGIO CHIDREN)成为世界范围内早期教育的优质品牌标志,成为意大利乃至世界各国幼教工作者学习的典范。并且,这种富有特色的教育经验多年来一直兴盛不衰,不断进步,开发并实施了一个又一个融合教育与文化的方案,促进了瑞吉欧·艾米莉亚城市活泼、积极的城市氛围的形成。同时这种教育经验也成为意大利和世界各地教师、教育家、学者、行政人员、政治界和文化界人士的兴趣焦点。

  瑞吉欧·艾密莉亚的儿童教育突破了单一的理论流派,在结合意大利传统历史、文化和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在他们多年艰苦而执著的实践努力下,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早期教育之路。他们以复杂精细的哲学理念,上下通力合作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态度,将教育观念和行为完美地统合在一起,成功地解决了幼儿与教师、游戏与学习、艺术与科学、个人与集体、机构与社会等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瑞吉欧·艾米莉亚的教育机构一直具有更新教育理论,深入化的研究实验和重视师资培训的特点。其鲜明的工作特点是:共同协调组织工作;重视教育环境;设立艺术工作室;家庭、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和地方共同合作;建立教育指导协调小组。

  二、瑞吉欧幼儿教育的政府投入与全民参与

  一碧如洗的社区环境,层林尽染的自然环境,热闹友好的人文环境让外来者倍感十分的亲切舒适。瑞吉欧早期教育工作的组成成员有教师、家长和全体市民,全民参与、共同参与早期教育已经成为这座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市政府教育计划

  0-6岁儿童的保育和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市政工程,目前,全市3个月-3岁儿童的入托率是40%,3岁-6岁的入园率达到93%。早期教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享有12%的政府财政拨款,其政府始终参与早期教育并给予支持。“儿童中心”属于公私合营性质,市政府为投入了50%以上的经费,并且将经费变为股份形式出售,每股25欧元(约人民币250元),老师、家长和普通市民,公司和企业均可以认购并成为股份持有者。94年幼教协会成立合并了大部分股份,仍有少部分保存在私人手中。

  (二)横向合作与市民支持

  政府的积极态度产生了众多横向资源与合作,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支撑,如煤气、水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教育资源,如木材、废品收购公司等机构,“儿童一百种语言”展览便是一批建筑师、设计师、家长与教师共同合作的产物。

  政府与社会机构的影响产生了一批城市义务志愿者,他们充满热情,富有智慧、更有不一般的经历,乐于奉献与支持,通过制作纪念品(麦穗欢迎卡正是出自他们之手)、出版书籍、合唱团演出、书籍交换、聚餐、举办展览、教学招标、捐赠旧玩具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得瑞杰欧早期教育与市民生活和社会广泛的接触和交流。孩子们的艺术作品高高悬挂在市政大厅的栏杆上,儿童中心的展览对全社会开放,吸引了各界人员的关注目光,幼儿教育机构为家长与学校交流互动,为关心早期儿童教育的民众互相探讨教育基本问题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场所。

  (三)城市精神

  当地自古以来就有一种重视参与的文化和精神,市民们尊重他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大众组织,不同社会阶层经常通过政治活动或经济合作解决问题,居民有强烈的民主参与意识和公共社区观念。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30年来,瑞吉欧市民带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就早期教育服务质量不断地开展对话,早在第一所幼儿园的创办就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欢迎和支持,另外, 托儿所和幼儿园促进了瑞吉欧·艾米莉亚市倾听儿童、尊重儿童文化氛围的形成, 瑞吉欧教育体系不仅存在于学校,而是存在于社区,存在于公园和剧院,与城市密切沟通,相互往来,成为这座城市的一种精神。人们坚信通过教育改变生活状况,把梦想变为现实。

  在瑞吉欧,幼儿园是建立关系的地方,每所幼儿园是一个系统,与家庭、同伴、教室、学校环境、社区与社会环境密切相联,在全镇所有的幼儿学校中,父母都有权利参与学校各个环节的事务,并自觉承担起责任。教育已经为整个城市的文化所分享,是这座城市为早期教育提供了富有营养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土壤。

  三、瑞吉欧的儿童权益

  瑞吉欧的最高理念与核心目标是:儿童权益!儿童是自由的,儿童不仅是学习者,也有自己的世界。一切教育的工作是为了保护儿童的权力,促进儿童的能力与潜力,让儿童共同享受机会。尊重儿童,保护儿童权益时时刻刻反映在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瑞杰欧儿童教育中心主席的开场白就是“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11月20日国际儿童权益日),在这个日子里我们来谈儿童教育问题,很有意义。”在瑞杰欧儿童教育中心三天时间里,无论是的教育协会主席、马拉古齐国际中心主席的讲话,幼教专家的专题报告,还是幼儿学校教师的经验分享,似乎在反复向我们传递这样的信息:尊重儿童,保护儿童权益是整个瑞杰欧地区所有人共同的信念,不论是地区市政府,还是普通市民都抱着这样的信念积极投身到幼儿教育工作去。

  尊重儿童、保护儿童权益首先要观察儿童,倾听他们的话语,尽可能了解他们,弄清楚他们的想法。然后与其他教师共同讨论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共同制定灵活的教育计划。与儿童共同建构与分享在学习中的过程,在与儿童的交往与合作中不断研究儿童的学习过程,对儿童个体与群体有实质性的帮助。幼儿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教师应当“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并敏感地察觉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等等。

  通过符号表征系统促进儿童的成长是瑞吉欧的教育理念之一,其旨在鼓励儿童运用各种可作表达的、交流的和认知的语言去探索环境和表达自我. 绘画、雕塑、建造、戏剧表演等等。教师只有深入认识到儿童的这种潜力,他们所进行的所有工作和为儿童创造的环境才可能是合适的。艺术工作室和微型工作室正是为儿童个体和儿童群体提供一个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物质材料,表达各种各种各样有意义的语言、阐述和表达各种各样观点的机会。此间,儿童的手、心灵和情感合一,可以积极地、同步地协调工作,有利于发展每个儿童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尊重儿童、保护儿童权益就意味着,相信每个儿童都是有潜力的,对一切充满好奇,具备天生的展现与表达的能力;自我探索和建立关系的能力;了解自己生活环境的能力。他们坚定认为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儿童,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爱好,促进其自主、自由的认识、探索、发展和创造,尊重、理解、关爱幼儿是对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交互主体性的认同。

  四、  瑞吉欧的教师发展

  在瑞吉欧的日子里,我们一直在关注:教师如何完成这些工作,他们的专业成长途径是怎样的?因为,高品质幼儿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乃是幼儿教师。事实上,瑞吉欧倡导并实践着幼儿教师的专业化。他们认为教师应该:支持儿童的探索与研究;支持儿童的惊讶与好奇以及对环境的不理解;促进对儿童的研究和促进家长的参与;教师应该支持儿童的百种语言,支持儿童的百种表达方式!因此,一位专业的幼儿教师在学校里所扮演的角色有:

  1.  促进儿童在认知、社会、情绪、创造力和身体各方面均衡的学习;

  2.  班级管理;

  3.  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4.  提供儿童适当的保育与辅导;

  5.  行政事务上的沟通与协调;

  6.  追求自我在专业上的成长。

  除扮演上述多重角色外,还强调教师在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因此,教师是幼儿的伙伴、倾听者,是支持者、引导者,是学习者、研究者,他们是一群专业化的、以专业的眼光赋予学习者和学习以价值的人。

  (一)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

  1、伙伴、倾听者

   在瑞吉欧, 师生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伙伴关系。教师研究儿童,提供机会,在重要的时候介入儿童的活动,与儿童分享高昂、热烈的情绪。教师不是裁判和评价者,而是儿童的一项活动资源。当儿童需要支援时,他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帮助。因此,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以儿童感兴趣的话题——主题,作为交流内容的,很少涉及纪律和常规。这是一个不必要的纪律和常规自然消失的过程:当教师和儿童的心智在彼此都感兴趣的问题上聚焦,当他们同等地参与到所探索的事物、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所设想的可能性以及活动本身的进程之中的时候。这样的互动包含着智慧的激发与碰撞、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支持。教师在传统意义上的作用并没有被彻底否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他们以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学生的情境共生、融入、共存。在这样的平等互动中,教师身上所负载的社会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儿童,同时,这样的互动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从中获得生发。

  瑞吉欧的教师认为“幼儿是自己生长过程中强大的、积极主动的、有能力的主角”,而且还在行为上让儿童相信教师们确实是这样认识的。由此,体现教师观念的首要行为便是倾听。“倾听”的意义代表着对幼儿全心全意的关注,意味着理解和尊重,意味着对别人以及别人的意见敞开心扉,意味着教师尝试越过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隔离的高高的围墙,去理解成人曾经走过却已为成人遗忘的儿童世界。同时,将听到和记录下的内容作为了解儿童、与家长交流的依据。这个过程,不仅直接表达了教师的态度,而且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孩子,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倾听” (包括观察)是理解的基础,它在瑞吉欧教师的工作中处于中心位置。

  2、支持者、引导者

  认真对待孩子的“工作”,让他们感知“教师认为重要之事”。教师应努力追随和参与儿

  童正在进行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孩子的“工作”),分享他们的激动和好奇,与他们共同体验喜怒哀乐。这不仅是出于密切师生关系的需要,更是一种对儿童、儿童的活动的严肃认真的态度。而教师的这些行为会向儿童传递一些信息:老师关心的是什么;老师认为有趣的、值得做的、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是什么;老师赞同和欣赏的行为是什么。当儿童感知到教师认为的重要之事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为这些重要之事而努力。

  帮助儿童发现、明确自己的问题和疑问。在瑞吉欧的教育者那里,把知识呈现

  给儿童或回答他们的问题,并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帮助儿童自己发现答案比前者重要得多。教师相信,儿童在进行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时自然会遇到一些想探索或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儿童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在鼓励、支持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一般也不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法,而是帮助儿童聚焦于问题的关键点或难点,并形成假设。有时,教师的帮助甚至不是为了使学习变得顺利或容易,而是使问题复杂化,以引发、促进更有价值的学习。

         瑞吉欧的教师十分重视为儿童同伴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幼儿学校,儿童平日的自由交往、游戏已经自然地作为课程与教学的主要形式的项目活动,一般也是由3人至4人组成的小组进行的,这无疑更为儿童自由而充分地表达、相互倾听、相互启发、询问、质疑、争论、讨论、互助、协作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和条件。在瑞吉欧,认知上的冲突被理解为所有成长(心智、社会性)的动力,因此,教师十分珍惜儿童之间的认知冲突或不一致的意见,不是赶快去压制、协调或统一,而是设法展开它,引起孩子的讨论,或者把它变成一些可以被检验的假设、可实际进行的比较,让孩子们通过讨论、检验、比较来发现“真理”,这也是儿童之间的一种真正的合作活动。鼓励儿童同伴相互交流、共同活动、共同建构知识。

  3、学习者、研究者

          “知识在社会情境下协调建构而成”的观念,或许最能说明瑞吉欧教师把自身角色定位于学习者和研究者的深层背景。教师们在由家长与专家共同组成稳定与热心支持的网络中,思考他们的工作与职责。置身于这样一个“充满询问者的社区”,对教师发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样的知识观导引下,作为学习者的自我形象意味着教育者自然不能把她自己看做是一个知识的专门传授者,而是看做一个知识的汲取者、创造者。

          持续不断的学习通过研究者的角色得以实现。他们收集大量的资料,把自己沉浸在研究与学习的氛围中;与同事合作共同分析和解释资料,形成对儿童、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多彩描述和资料,并形成教育假设在实践中加以验证。系统化的记录和研究使教师成为研究的“生产者”,而不是传统教育中的“消费者”。教师的学习和专业成长也就浸淫其中了。   

          (二)幼儿教师的角色转变与专业内涵

           1、终身学习者

   瑞吉欧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始终以“终身学习”作为其基本信条。他们认为“将自己视为一个学习者的意义,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不应该把自己看作是传授知识的专家,学习应该是终生的,而学习不仅建构于(教师)小组之内,也与幼儿们教学相长”。因此,教师的终身学习者的角色意识是应当予以突显的。幼儿教师和社会所有其他成员一样,一劳永逸获取知识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在学习化社会里,幼儿教师的生存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教师受教育时空观将被打破和重新确立,职前、职后教育,校内、校外教育,将融入终身教育的全部体系之中。

   2、生命关怀者

      瑞吉欧教育的倡导者们吸收和发展了皮亚杰的心理发展思想,在其儿童观、教育观方面都充分发掘了教育的人性化特质,体现了关怀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人文精神。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含:一是教师对受教育者——儿童的关怀,二是对同样作为生命体之一的――自身生命价值的关怀。 教师应认识生命规律和生命潜力,对生命早期智慧富于敏感、惊喜和支持;教师应该深刻地懂得生命的整体性,懂得愉快的童年生活对于生命发展的独特重要价值,懂得这阶段的教育对每个幼儿个体生命的重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教师应当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以完成保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和发展这一基本的使命。此外,教师自身作为生命体之一,同样遵循生命体的普遍特性,在与教师群体、幼儿的相互作用中获得自我成长。

          3、专业内涵的拓展

         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 幼儿教师需要教育学的、心理学的以及有关幼儿发展的各类专门知识,需要自然科学的、人文学科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素养,还特别需要丰富的教育艺术、教育智慧以及熟练的互动策略和技能技巧。学科知识不仅要教给学生,而且在教育活动中与教育学知识可以一起应用,构成幼儿教师教育知识中的应用理论成分。目前,各个层次水平的师范教育及各级各类师资培训所设置的课程应切实关注实现学科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同步发展。

  实践智慧与创造意识:教师工作存在着实践智慧层面,也就是说,幼儿教师的

  知识能力积累必须能够转化为实践智慧和情景性知识。教师应有能力通过相关理论掌握教学情境变化的可能性,理解各种教育现象所蕴涵的深层教育内含,而且,能够将理论与个人经验进行恰当的转换、修正和反省。面对生动的、变化的教育对象和特定的教育情境,教师要善于调动有关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及时判断并作出合乎教育规律的反应,保证师幼两者之间存在积极的互动关系。在实践智慧的诸多方面,尤以卓有成效的师幼互动能力为主要方面。教师的实践智慧还表现在对教育过程进行设计,组织实施和进行评价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等方面。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实践类课程普遍偏少,基本无法形成一定的实践智慧;职后教育的课程设置也把着力点放在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方面,对于如何提升教育观念在不同教育情境中的具体运用能力却极少关注。

         合作和反思能力:不可否认,教师工作具有个体性特点,有人将此比喻为“蜂巢”式的工作方式。无论是教师备课、讲课、游戏活动指导,还是个别教育,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然而,每一名幼儿的成长,是多种关系整合的结果,幼儿教师实际生活在一个人际交往群体中,她必须具有合作性的品格,要善于和幼儿合作,与同事合作、与幼儿园教学集体合作,与家长和家庭其他成员合作,与社会机构,特别是对儿童发展提供支持的社区机构合作。反思能力是教师再学习的最基本条件。教师在个人反省或集体反省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个人或集体的优缺点,拓宽专业视野,激发追求超越的动机。根据大量关于优秀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合作与反思是幼儿教师不断获得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促进专业化发展的行动研究与团队合作

  有人将瑞吉欧教师称为“课堂人种志专家”,其研究方法的实质为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是教师对教育事件采取的一种自我反思形式。行动研究一旦引入幼儿园,幼儿教师就成为研究者,教师要面对新的教育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检验假设。行动研究的直接结果是:教师本身籍行动研究获得专业成长的机会,不断激发教师的专业反省,深化深层专业品质幼儿园教育活动因行动研究而获得改善。这也是行动研究不同于其他研究而弥足珍贵的特色,瑞吉欧的每一位教师都是彻底的行动研究者。

  马拉古兹认为:“教师必须放弃孤立、沉默的工作模式”,提倡教师的合作与小组研究。瑞吉欧教师相当重视同伴之间的交流,每周平均有6小时用于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协商解决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幼儿的兴趣表现,观看个人文档记录、争论各种教育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瑞吉欧的成功可以归结为教师的高水准的专业水平,其专业化水平又可以归结为团体的互动和相互依赖。透过教师成员间的相互对话,使个人的思想在团体中相互交流、相互激荡、相互碰撞,彼此影响,从而产生新的见解。因此,幼儿园应当积极营造“学习型组织”的氛围,在这样的组织中,每位教师都有扩展其能力的空间,都有锐意思考的心态、都有探究未知事物的强烈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