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峰会”两大看点


  “金砖峰会”两大看点

  综合传媒报道,   6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和巴西总统卢拉,将在叶卡捷琳堡举行所谓“金砖四国”的首次峰会。鉴于四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近些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并且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情况下正发挥稳定世界经济形势的作用。因此,这一峰会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并成为“金砖四国”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舞台上首次正式亮相。

  “金砖四国”概念最早于本世纪初由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提出。“金砖四国”都是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在许多国际地区问题上看法接近,近几年经济增长都很快,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四个国家无论从面积、人口、资源、市场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四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6%,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4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6年至2008年,四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0.7%。四国在国际事务中都具有重要影响。  四国领导人将重点就国际金融危机及20国集团峰会进程、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气候变化以及“金砖四国”对话的未来发展等重大问题交换看法,敲打美元谋求国际金融话语权 。

   但由于“金砖四国”各国国情复杂、价值观不同、双边关系不对等,G4将很难发挥较强的政治影响力,更多只具有象征意义。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为新兴经济体展开较深层次的沟通与合作提供了机遇,当前,四国尤应加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协商和合作,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反对各类保护主义,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促进符合全球化和多极化发展需要的国际合作机制建设。扩大四国战略共识,增强战略互信;就应对金融危机积极协调立场,共同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出贡献;规划四国今后对话与合作方向,推动四国合作沿着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不断向前发展。

   “金砖峰会”有两大看点:其一,与会领导人将如何评估美元。自“二战”以来,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这和美国的国力和地位有关,是历史形成的。美元最初与黄金价格固定挂钩,信誉没有问题。但后来,美国出于自身的经济需要,让美元与黄金脱钩,其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依据便开始动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元的信誉和作用严重受损,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受到普遍质疑。因此,用一位俄罗斯官员的话说,“金砖四国”在摆脱对单一货币的依赖等问题上都有清醒的认识。有的国家的官员提出以IMF特别提款权为基础创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问题,四国已开始要增持IMF债券,以增强新兴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并促使美国对美元采取负责的态度。事实上,当前在许多国家双边和多边的贸易安排中,“脱美元化”的进程已经开始。当然,美元的地位和功能发生演变会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各国需要在稳定世界经济的前题下谨慎行事、精心操作。

      其二,这次“金砖峰会”是否会固定化、机制化,它将成为一种能采取共同行动的机制还仅仅是一个论坛。从目前情况看,这次峰会主要还是一个对话和沟通的平台。但是,从共识、互信到共同行动,只是一步之遥。

  胡锦涛出席“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

  华尔街“金钱不眠”